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项目为王以链聚产
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4年全省交通 运输工作重点敲定
全方位打造民生幸福人社新标杆
奋力推动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全力保障供暖 提升民生“温度”
以更加奋发有为状态推进市场监管工作
锚定“两个确保” 实施“三大工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项目为王以链聚产
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

(上接一版)去年11月24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郑州工厂下线。比亚迪从“第500万辆”到“第600万辆”仅用时3个多月,以迅猛之势再创产销新纪录。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又一里程碑,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缩影,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郑州的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铝及铝精深加工6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各个产业集群大动作不断,大项目持续加码。

去年3月15日,三全食品航空港工业园区项目启动仪式举行。三全食品董事长陈南表示,三全食品将秉承高端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理念,把航空港工业园区项目打造成为工艺技术最先进、规模效益最优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该项目将建设成速冻及冷鲜食品行业的标杆性灯塔工厂。

记者了解到,三全食品航空港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24亿元,是继郑州、天津、苏州、佛山、成都、武汉工厂之后,三全食品建设的第八个生产基地。建成后年产能达50万吨,将成为三全食品单体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

一个个大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是高质量发展的“强支撑”。郑州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工业投资加强制造业支撑,以技术改造加快产业转型,推动全市工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2023年,全市共谋划实施900个工业项目,1至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1%,高于全国(8.9%)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居全省首位。

借力借势

搭建高效沟通招商渠道

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绿城郑州,投资盛会,一个接着一个。

去年6月,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在郑州开幕。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医药等开展对接,共签约732个项目、总投资超5800亿元。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河南先后引进了比亚迪、宁德时代、上汽、海尔、格力、华为、海康威视、龙芯中科等制造业巨头。

同年9月,以“开放合作共赢 中原更加出彩”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郑州开幕。此次大会现场集中签约合作项目100个,总金额2182亿元,涉及总部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领域。

同年11月,2023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开幕。此次大会,把传感器产业定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郑州高新区,与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通郑州分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豫信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德国莱茵集团、法国斯迪拉(Stilla)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一口气签下24个“大单子”,总金额300亿元,金额占比超八成。

我市紧盯重大活动平台,搭建高效沟通招商渠道,引进了一批“链主”项目。

记者从郑州市工信局了解到,去年1至10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8个,总签约额2319.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5.4%;全市累计签约44个重大项目,包括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项目、北京数渡科技项目、盒子智能出行汽车、紫光智慧终端产业园项目、中科智能制造设备研发生产基地、苏州朗润创新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上汽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项目、北斗卫星设备研发生产中心项目、海尔集团压缩机生产线等。

重金奖励

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

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的近七分之一,客车产量占全球八分之一,中铁装备盾构机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郑煤机集团液压支架的产量、数量、品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冷链食品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体外诊断系列产品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

一系列叫响全国、蜚声全球的制造业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郑州。

郑州市着力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崛起、百花争艳,既非偶然,亦非运气。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上汽乘用车、奥克斯、比亚迪、超聚变、海康威视、紫光集团、中国电子、新华三、合晶科技、浪潮集团等亿元以上项目700余个,签约总金额近万亿元,其中上汽乘用车项目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郑州速度”。

2022年,我市出台“6+1实施意见”,对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超硬材料、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5G等新兴产业链等进行重点培育。

2023年3月,我市出台《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效期内,市财政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同年11月,市政府发布《郑州市进一步加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着力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

据介绍,《若干政策》围绕打造优质企业发展梯队、支持企业跨台阶发展、支持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支持加快数智转型、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9个方面,明确了26条“硬核”措施。

在打造优质企业发展梯队方面,《若干政策》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中国500强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头雁”企业,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