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开启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
郑州外国语中学 多措并举树廉洁清风
陇西小学南校区
“众筹式”研修激发青年教师内生动力
那一树海棠花开
做眼中有“人”的教育
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如何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鼓励的力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如何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家长、教师甚至全社会的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其中,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展示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作业形式,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那么,如何完成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元素的融合?

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通常包括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数学创意作品等,这些作业形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和感悟。这类作业具有以下特点:实践性、开放性、情感性等。这些特点为在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能。通过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教师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够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又能够培养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

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中心理健康渗透的策略与实践有以下几方面: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在布置表达类作业时,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努力程度。对于学生的创意和进步,教师应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学生的数学日记或小论文等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和情感需求。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创新作业形式:教师可以设计更具互动性和合作性的表达类作业,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在合作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为了评估在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可以了解这种教育方法的实际效果。同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这种融合方式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方法。此外,教师还应对融合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表达类作业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然而,如何进一步优化融合策略、提高教育效果仍需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期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小学生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实践指导。

二七区京广路小学 贾 琳 蒋梦霞 孔佳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