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春风第一枝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力基层院团创作文艺精品
加大“送戏下乡”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出台谈判药品“双通道”政策
确保罕见病人群“用得到、用得起”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践行大食物观 推进节约减损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杜绝货运车辆“抛洒滴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践行大食物观 推进节约减损

《2023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22.7%。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表示,践行大食物观,推进全社会、全链条节约减损,是高质量保障以粮食安全为基础的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

李成伟建议,强化法治建设,架起全方位节约减损的“高压线”。加快完善相关条例,出台规章制度和配套政策,以法律手段规范、约束和引导全社会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

强化技术投入,构筑全链条节约减损的“联动环”。支持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研发投入,引领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构筑“产收运储加”全产业链条节约减损的协同“联动环”。

强化大食物观,打造科技改善供给的“平衡器”。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以生物育种、耕地保育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供给能力;强力发展合成生物学等基础及前沿交叉学科,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丰富食物品种,实现食物多元供给平衡。

强化结构调整,倡导科学健康饮食的“新日常”提倡适量、均衡、绿色的饮食结构,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规范预制菜行业标准,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利用率;鼓励推广智能厨房设备,实现精准烹饪和按需配餐,降低厨房损耗。

强化宣传教育,厚植全民节约减损的“潜意识”。持续开展粮食安全、“光盘行动”等,在青少年群体中讲好“节约”大课,引导全民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张竞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