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增强领导干部
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
做好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这篇大文章
破解民企融资难
有效方法探索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吴宁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党和国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相关实践。“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是其重要的战略支撑,深刻领会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和道路方向,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无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还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加强党的领导是必然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在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需对文化强国建设做好战略思考,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精心布局,做好谋划,使文化强国建设与时代发展、国家富强同频共振。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引导,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好多维支撑。同时,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要始终抓牢人民这根主线,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本位,将不断提升人民思想文化水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向;要重视国民素质教育,推进科学文化素质的培育,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激发亿万人民的创新创造活力;要以高质量的文化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加强精神引领,通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二、打造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必须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要旨,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其中打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关键。一方面,要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活水,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建设文化强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必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运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培养人们价值观念方面的重要价值,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另一方面,要传承好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把握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特定年代形成的蕴含伟大革命精神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革命文化厚植信仰根基,凝聚价值共识,激扬爱国情怀,为全社会更好地推进文化建设构筑起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确保我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与社会主义方向。同时,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用先进文化凝聚精神力量,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三、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征程,做好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立足中华文化立场,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实践品格之中。一是要以文化自信增强文化传播使命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二是要以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建设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文化精神力量。三是要以文化自信增强文化交流互鉴的吸引力,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汲取不同文明的有益养分,不断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推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彰显中国文化的永恒魅力。同时,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要善于立足本国文化优势,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标识;要积极拓展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增进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以文载道,以文对话,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文化融通交流中增进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认同,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中国贡献。

(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3BKS111)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