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上接一版)智能化立体冷库,冷库温度恒定为-20℃,是一个封闭环境,通过屏幕可实时场景看到运行过程,冷库实现了智能化操作、无人化作业,每箱产品通过赋码信息依据先进先出功能,能通过信息化终端管理,利用轨道车和提升机实现精确快速出入库。 一次次革新蕴含“新质” 三全创业初期,饺子面皮用钢桶模具冲压制作,一层一层地压,压完皮后再让工人去包饺子,这是纯手工操作。 随着发展和进步,人工擀面皮被滚刀取而代之。随着滚刀旋转,面片不断移动,就冲出来一个个饺子皮。冲皮时代的生产方式效率仍不太高,三全公司一直在谋求更新设备。 回忆这段经历,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宁鹤历历在目。当时,东北一个机械生产厂家提供了机械化方案。经试用发现,这种方式是用一个个滚轮代替人工,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面劲儿不行,也存在其他缺点。为了改进技术,三全公司还联系考察了日本、韩国的机械厂家。 三全创始人陈泽民去国外“取经”,发现日本饺子的成型方式是转盘式的,先把面皮压好,然后将面皮放到一个一个模具上包饺子,缺点是模具造型生硬。后来,三全引进韩国的生产方式,技术为数控,效率较高,饺子外观接近手工,但依然不能达到陈泽民精益求精的要求。 随着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最终,三全与国内一家企业联合研制出新一代饺子机,不但解决饺子“掉耳朵”难题,还解决了“颜值”问题。如今,三全饺子生产已实现自动化。 “这些饺子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机器生产出的饺子全部自动成型,代替了原有的手工和半自动化生产。这里有一个创新,就是裸冻线。以前是把饺子放到托盘,然后通过‘速冻隧道’后再进行脱盘,现在开发了裸冻技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能耗。”冯志强说。 不只是饺子,三全汤圆的生产设备也经历了多个迭代。初期生产出来的汤圆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加工揉制。经技术更新,现在的汤圆则是圆润光滑。 “科技标兵”不断谋创新 很多人都知道三全创始人是陈泽民。上个世纪,年近半百的陈泽民靠着骑三轮车的方式卖速冻汤圆起家,堪称传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陈泽民还是个“发明家”。 创立三全品牌以前,陈泽民曾被评选为“科技标兵”,还维修好了就职医院被水淹后报废的大型X光机、自制设备生产夹心冰淇淋。在陈泽民的创新意识引领下,三全公司成立后就始终在科技创新之路上马不停蹄。 三全公司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为突破口,塑造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结构层次,持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给三全公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生产效率和产值出现了数十倍的提高。如今的三全公司研发中心,按照品类分为饺子、汤圆、粽子、面点等7个研发室,有研发人员100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占90%以上。 近几年,三全公司承担国家各类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主持12项,解决速冻行业关键技术问题6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新产品奖、科技成果奖等奖项21个,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1项,拥有各类专利245个。 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南表示,作为食品企业,三全公司将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紧紧围绕消费新场景进行新产品研发与推广,积极探索在以水饺、汤圆为代表的传统品类中寻找突破,把饺子从单一的“水煮场景”拓展到“蒸煎煮炸全场景”。 据介绍,三全公司还将加速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制造,赋能提升传统食品制造业,用信息化、数字化赋能企业管理创新,在自动化设备与数字化管理推动下,有效提高企业发展的动能。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