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字祖功德昭日月
香 椿
绿水青山总是春(国画) 沈钊昌
看蔷薇几度
《荒野飨宴》:寻找最后的驼鹿
花褪残红青杏小
唐·刘禹锡诗(书法) 王幅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字祖功德昭日月

♣ 袁占才

华夏文明,源起文字,创制者,仓子爷仓颉。后人尊其为文祖或字祖。仓颉文化全国多处,鲁山一处,别具特色。

鲁城西北有乡,名曰仓头,地形酷似船状。原乡政府院内,有巨冢突起。冢高数丈,红石围砌。冢上大殿巍峨,廊庑俨然。该冢传为安葬仓颉之冢。冢上小院,乃祭祀这位文明先驱的仓颉祠。

仓颉祠坐北朝南。拾阶而上,但见正殿7间,东西厢房各3间。雕梁画栋,古朴雄伟。正殿奉仓颉及与之同一时期的史官和隶首神像。仓颉像为汉白玉,高1.7米,为华裔泰商蔡卓明所捐。

祠院内,应着正殿,长一棵皂角古树,合抱参天,挺拔成荫,栖鸟成群。老干虬枝,含云纳气。千年的树龄,洞穿历史,守护着仓颉冢台。树前,亦置仓颉铜像一尊,乃湖北客商刘道成赠予。院内更有古碑数通,分属元明清三个朝代。碑文记载,该祠宋元明清多次修建。又有“造字台”断碑。现在建筑规制,为2011年修缮,保留了原来的结构和风格。

巨冢、大殿、古木、红墙,组成和谐整体,使整个院落平添一派肃穆之气。

仓颉离世时,很多字尚未造出。传,黄帝遵其遗愿,将其遗体葬于他生前耕耘劳作之地,藏在造字台下。造字台也成了仓颉冢。此地,即今鲁山仓头。

凝固的历史,立体的乐章。仓颉造字台、仓颉冢、仓颉祠,构建出神秘的仓颉文化。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为黄帝史官,上古部落首领。其四目灵光,生有睿德。感结绳记事之烦琐,穷天地之变化,仓颉探堪山川,仰观天象,俯察龟文鸟羽,创制出文字符号。诸多史书记载了他创制文字的功绩。《吕氏春秋》曰:“仓颉生而知书写,仿鸟迹以造文字。”《淮南子》载:“史皇生而能书。”“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

我们遥想,4600多年前,黄帝率部族击败炎帝,把疆域扩展到整个黄河流域。作为部族首领,辽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给黄帝带来庞杂的事务,使他宵衣旰食、劳顿不堪。又加先民不懂科学,对上天神鬼敬畏有加,每年祭祀种类繁多,这些事情弄得黄帝顾此失彼。于是,黄帝经过走访,发现了睿智的仓颉,封他为史皇官,让他想出办法,以便于自己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仓颉苦思冥想,先以画图,解决祭祀,后又扩展,用符号文字,对日常生活记载。这便是象形文字的开端。由此,我国文字飞跃,成为汉字。

象形文字,使用方便,易懂易记,百姓乐意习学。每天求助仓颉者络绎不绝。仓颉一人,难以满足众人之求。他焦灼不安,这么一急,身体激变,一下子,又生出两只眼睛、一双手,人称四目仓颉。

百姓感其造字功德,在他去世后,就在县城西北,他生前经常造字的地方,造了一座大冢,让他在里面继续造字。仓颉冢造成后,黄帝将此地赐名仓子头。今人略谓仓头也。

文字一出,上天被惊,天降粟米,众鬼啼哭。上天担忧,凡人贪图画字小利,抛弃农耕,遭受饥荒;鬼神惧怕,人间有了文字产生温暖,自身受到挤压。仓颉所创,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而今,汉字几经演变,几乎脱去仓颉始创之原状。但其功绩,诚俎豆千秋。

仓头乡历史久远,境内古迹众多。仓头村东禹王河畔,有禹王冢。仓头村南,有商周贵族墓葬群,曾出土西周青铜器父庚尊,底部铭文“折子孙父庚”;出土父乙提梁卣,底部铭文“伯乍父乙尊”;出土兕觥、提梁卣、大口尊、鸟腿鼎、觯、觚爵等青铜器。多有铭文。皆系国宝。

在仓头,有关仓颉造字的传说十分丰富。仓头的许多地名都与仓颉有关。如“天雨粟”的青谷寺、康沟、米湾等自然村。还有贮藏谷子小米的仓房、赵窑、李窑、潘窑、白窑、鹁鸽窑、宗窑、金灯窑、北沟窑,以及大悟山、仓颉洞、仓颉山、仓颉岭、娘娘山、铜洞沟、金蟾石、地上井、古灵泉等。

仓头因仓颉而得名,因仓颉而神奇。民间传说与上古遗址相印证,大量的出土文物和遗址遗迹,无声地述说着远古的喧嚣与繁荣。仓颉与仓头紧密相连。仓颉文化与鲁山密不可分。

文字乃中华文明之源。没有仓颉造出汉字,很难想象能有今天汗牛充栋的史册。仓头文风,薪火承传,成为汉字节的发源地。自2016年迄今,鲁山已连续举办了七届世界汉字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人士、文化学者数万人齐聚仓头,共襄盛举,一起感受仓颉文化魅力。

每一次,当我徜徉在仓颉祠内,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