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防灾减灾进校园 织密安全保护网
用爱温暖教育
做最好的自己
品读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倾听诗音 传承经典 “为你读诗”
品读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扫码观看视频版

本期读诗人:郑东新区锦绣小学 董素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词对于孩子学习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风霜雨露,到草木鸟兽,从家国情深,到塞外战场,感化孩子对天地草木、人生聚散的关怀,诗词能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感情、有文学修养的人。“为你读诗”栏目,邀请喜爱诗歌的老师,为孩子们读诗、品诗,解读诗词的含义和创作背景,带孩子们走进诗词的世界,让他们真正爱上古诗词,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整首诗,除去第一句是叙事外,其余各句都在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一句起势迅猛,将捷报的突然降临表现得十分贴切。长期以来,诗人在外漂泊,历尽艰辛。因为“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诗人无法返回故乡。如今,得知蓟北报捷,自然喜不自胜,惊喜之情犹如决堤的洪水,冲破情感的阀门,一发不可收拾。

“初闻”紧承“忽传”,以转作承,在“喜欲狂”处才收住脚。惊喜的洪水又涌现出第二个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两个连续性的动作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诗人在悲喜交加、“涕泪满衣裳”时,很自然地联想到同样受苦的妻子儿女。此刻,“却看”这个动作,尤为富有意蕴,诗人想对家人说些什么,可不知道从何说起。其实,根本不必多说,蓟北报捷已经驱散了笼罩多年的愁云,家人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家人的喜悦更增添了诗人的喜悦,于是,心情再也无法平静,索性卷起诗书,尽情地享受胜利的快乐。

第三联进一步书写“喜欲狂”。诗人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到了晚年,对于老年人而言,“放歌”和“纵酒”是不大合适的,诗人此时已经不想拘泥于这些,既要“放歌”,还要“纵酒”,尽显“狂”态。下面一句抒写了诗人的“狂”想: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可以还乡。一想到这些美事,自然“喜欲狂”。尾联含四个地名,用“即从”“便下”使两句紧连,加上“穿、向”的动态,写出了此时的杜甫虽身在他乡,心已经从峡谷中飞速地穿行而过,千里路程,仿佛弹指间即达,便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画面,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把诗人喜悦、愉快之情痛快淋漓地展现出来,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全诗感情奔放,用词准确,字里行间体现了一个“喜”字,抒发了诗人还乡的愉悦心情,表现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将诗人急于回到家乡的情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