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压实责任强化统筹
确保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商都越千年 归来仍少年
以练备战补齐短板 夯实筑牢防汛堤坝
4月全省经济稳中向好
苏秦:合纵抗秦叱咤战国风云
中铁装备:国内“出圈”国外“出彩”
本周仍是炎热天 两场阵雨来降温
高校毕业生专场 招聘会周三举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铁装备:国内“出圈”国外“出彩”

(上接一版)“中铁1418号”直径13.46米,搭载了绿色节能技术、底供浇注技术、智能维保系统等众多先进技术,设备应用于意大利萨拉诺高速铁路项目。这是中铁装备出口意大利的第16台盾构,也是目前中国出口意大利最大直径盾构机。

前瞻布局打造未来新质生产力

格鲁吉亚当地时间4月23日15:36,伴随着清脆的岩石破碎声,全球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TBM)“高加索号”破洞而出,提前30天完成掘进任务,这标志着中铁装备为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K公路古多里隧道量身打造的TBM圆满完成掘进任务。

“高加索号”TBM开挖直径15.08米,全长182米,总重量3900吨,最大推力2.26万吨,总功率9900千瓦,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这是世界上最大单护盾硬岩掘进机,它就像一个180多米长的‘钢铁穿山甲’,用坚硬的前爪和牙齿,生生在一座石头山里,钻出一条约9公里长、五层楼高的隧道。”中铁装备掘进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宁向可介绍道,设备单日最高掘进20米。

行业有句话:盾构施工就像盲人走路。由于无法100%了解周围地质情况,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较高。如何用智能化手段,尽可能探明掘进前方的地质,减少对盾构机操作人员的经验依赖,一直是隧道工程领域的重大挑战。“我们搭建掘进机大数据库和云计算中心,有效解决智能控制问题。”中国中铁装备集团总工程师贾连辉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无人值守、智能掘进将变成现实。

如今,盾构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持续迭代的“老装备”又被派上“新用场”。紧跟市场需求,中铁装备正布局下一代掘进装备的研发。记者在中铁装备研发车间看到,应用了5G技术的“孪生”盾构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坐在中控室即可洞察掘进施工的每一处细节,数台工程样机和关键零部件正在紧张测试。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助力企业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中铁装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瞄准关键部件技术难题,围绕重大专项任务持续深度研发,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保持在9%以上;突破了盾构主轴承、大排量液压泵、密封系统、控制系统等多项“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隧道掘进机关键核心基础部件国产化应用。

战略领航加快提升品牌核心引领力

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品牌建设?

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正引领中国品牌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中铁装备始终持确保产品和服务始终领先,同时强化品牌宣传管理,有效“打动”客户,传递价值。坚持以客户驱动型创新为抓手,以智能制造为依托,以“铁三角”组织为支撑,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铁装备通过不断拓宽产品应用场景,为抽水蓄能、矿山能源、水利水电提供全新解决方案,为推动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贡献力量。同时主参编隧道掘进装备领域全部国家和行业标准,积极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中国理念、中国标准国际化,努力打造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企业。

以新质生产力拓展企业发展边界。“‘微笑曲线’,一端是研发,一端是市场,中间是制造。必须重视品牌工作,在做好品牌上下大功夫。我们通过打造高端装备民族品牌、大国重器卓越品牌,特色企业文化品牌,有力推动‘产品’向‘品牌’转变。”中铁装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