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我市第五批人才 公寓8月5日上线配租
加快培育低空经济产业
“戏精”请就位 沉浸式剧场走“新”又走心
“奥运经济”热力十足
我省启动专利转化 运用服务对接月活动
上半年全省快报企业 研发费用327.3亿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戏精”请就位 沉浸式剧场走“新”又走心
喷空剧场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李娜 陶然 通讯员 张丽新 文/图

从“密室逃脱”“剧本杀”到“街头小剧场”……近年来,沉浸式剧本娱乐逐渐成为“Z世代”的消费新场景,成为青年群体线下聚会、团队建设时的重要娱乐项目,也正在成为拓展城市文旅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新型娱乐形式,沉浸式戏剧到底有多上头?它令一众年轻消费者“上头”的魔力到底在哪?在沉浸式剧场的带领下,沉浸式经济将迎来怎样的未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零距离参与 沉浸感十足

周末闲暇时,00后的小曾可以是威震四海的武林英雄,也可以是驰骋商海的归国精英。“每次的费用从几十元到500多元,若剧本需要道具,花费就高一些。”小曾说道。

记者采访了解,剧本杀的收费是按剧本然后进行人均收费的,一般一个剧本杀人均消费在七八十元。相对高档的场馆收取的费用也会高一些,有的一小时高达200元。一般来说一个剧本是5到10人玩,时间3到7个小时,来玩的大部分是90后、00后。

“现在比较热的是正能量的红色剧本,每个剧本中都有线索卡和不同角色,主题是主旋律家国情怀。很多玩家玩到最后都感动哭了。”御剧阁沉浸式剧本杀体验馆的店主小齐表示。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密室逃脱类、剧本杀类经营场所的总体数量增长幅度超过400%。有专家预计,2025年,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市场将达到近448.1亿元规模。

90后小林是一名密室逃脱的狂热爱好者,问他沉迷其中的乐趣在于什么,她表示:“一开始是细致、逻辑强的剧本以及解谜带来智力上的成就感吸引我,再后发现不同的场景能获得不同的人生体验。”她告诉记者,感觉压力山大时,就想去“穿越”一下,“沉浸式体验好像是为我们专门打造的一个‘楚门的世界’。”

“主动提供台词的观众举手,让我看到恁都在哪儿哩?”尚座中心喷空剧场演出现场,台上的河南方言版《大案复盘》正火热进行,台下是众多兴致勃勃的观众。

不同于传统表演,该剧场的表演由大家自由发挥,用河南方言即兴说台词。台上演员全盘接下台词,即兴发挥,由观众与演员自导自演创意短剧应运而生。

“这种体验实在美好,观众与舞台从相距一两米到零距离,沉浸感太强了。”61岁的张大爷与衣着时尚的年轻人相比显得很是突出,“我是喜欢走进剧院看戏的人,本着尝试的态度来体验这类较新的表演方式,没想到意外有趣。”

让玩家感受

独有的“浪漫”

沉浸式融入剧本环境在物理空间上满足年轻人的社交和解压需求。比如在密室逃脱中,活动带来的参与感和互动合作感成为参与者社交关系快速发展的润滑剂,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

“在心理上,由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感日渐模糊,沉浸式剧本为大家打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小林认为,“暂时失联”可以帮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实现心理上的“逃往梦幻岛”。

而真实的故事背景和强烈的感染力亦不可或缺。锦艺城“25帧·剧本演绎推理社”的店主表示,所有剧本杀的项目通常会选择一个特定的地域或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将炫技效果与优质故事、引人入胜的艺术表达相结合,让观众在剧情中与地域文化和历史事件产生情感共鸣。

就演出场地来看,记者发现,大部分沉浸式娱乐项目空间氛围感拉满,通过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和创新技术和环境布置打造出与剧情相符情境,全方位调动观众“视、听、嗅、味、触”等多模态感官体验,让观众成为演出中的一部分,也让外地朋友沉浸式了解一城文化。

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剧场存在于商业综合体、文创园区、老厂房等空间,复合式的空间布局为大众文化消费带来独特而多样的选择空间。

除此之外,众多小剧场经营者在“烟火气”上也下足功夫。复古的装潢、欢快的音乐、茶点雅座……走进喷空剧场,你会发现,这里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近距离观演的真实感和烟火气。放下手机,平日里耳熟能详的方言,在这里被放大,融入小剧场现场,生活由此变得更具质感。

通过采访,记者还发现,如今剧本杀、密室逃脱等行业中涌现出一大批极具吸引力和创新性,而且能够给观众带来正面情感体验和深度思考的正能量、有创意的剧本,市场消费频次、消费增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内容创新是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剧场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也给予了创作人员更高的自由度和包容度,也让小剧场更加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为小剧场演艺深入人心、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而美”的小剧场演艺,如今愈加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沉浸产业消费市场规模已达927亿元,总产值达到1933.4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2400亿元大关。

内容形式并重

小剧场有大未来

小剧场不仅是演出区域,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宋朝丽看来,小剧场建设是一个城市文化生态的系统构建。它应该包含物理剧场建设、空间呈现内容建设以及人才建设。

“淄博凭借烧烤火出了圈,天水因麻辣烫走红。小剧场的建设也要与城市、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色相呼应,要依托自己原有的基础来打造品牌。”宋朝丽认为,郑州小剧场的建设应因地制宜,结合本土文化,打造自身特有品牌。

同时,她也表示,郑州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剧本的创作,可以考虑融入郑州丰厚的历史沉淀,让历史文化为年轻人所接受。

物理基建上,要打造新的演艺空间与剧场形式,增强沉浸式体验感,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与消费潮流。

一位深耕小剧场运营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表示,小剧场的空间、场景、模式、消费都要转型升级,让单一演场地变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住宿等于一体的演艺复合体。比如可以打造“演出+”的消费场景,借用周边街区、创意市集等业态,融合主打“一站式”娱乐体验,让小剧场成为一个可以提供创意与活力的社交场所。

此外,行业内部也可以考虑进行并购重组、品牌连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整合资源,组建小剧场演出院线或小剧场联盟。

花样的运营背后,小剧场“做大”的过程中,内容仍是根本,要创造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

“好的剧本不单单是娱乐。一些有立意的剧本会让玩家通过角色扮演明白一个道理,或者对一段历史产生好奇,这些都是沉浸式剧本的魅力所在。”对此,御剧阁沉浸式剧本杀体验馆店主小齐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抗日战争、二七大罢工等很多历史故事可以让人第一视角感受历史的厚重,每次结束,大家都表示对这段历史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另外,小剧场演艺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值得探讨。“我认为,如果郑州未来要大力发展小剧场市场,必须得有过硬的本土的力量配备。”宋朝丽坦言,对此,政府可以鼓励市场成立一些编导创作型人才导师班,从编剧、导演、制作、剧团运作、表演等各方面对青年戏剧人加以引导,培育更多的本土原创戏剧人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