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国家高新区 排名稳中有升
让“冷”冰雪释放“热”效应
河南保税物流园区 去年“干得漂亮”
2025新春出行 大礼包等你来领
进一步促进开发区提质增效
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 政策实施期限延长
郑州将再添 商业新地标
多部门印发“指南”促进 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印发三年行动方案
进一步促进开发区提质增效

本报讯(记者 袁帅)1月6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印发《河南省开发区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加强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培育,打造培育壮大产业链群重要平台支撑,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到2027年,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开发区达到10个

《行动方案》要求,巩固引领型开发区集群优势。聚焦全省综合水平较强的开发区(以二星级及以上开发区为主),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产业,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和能级,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7年,产业集群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开发区达到10个,新创建2个以上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布局新产业平台。面向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人工智能、高端生物医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布局具有万亩空间、千亿产出的产业平台,建设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生活居住、生态休闲等高端配套设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合理布局各开发区重点发展的1个新兴产业

推动各开发区融入全省产业链群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支持突出主业特色发展,打造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行动方案》指出,统筹各开发区错位发展。制定出台我省开发区发展规划,加强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市级统筹,结合各开发区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各开发区重点发展的1个新兴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协同联动。

推进开发区内创新平台建设

《行动方案》要求,构建多层次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开发区内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集聚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

提升产学研协同效率。推动开发区与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加强常态化对接,聚焦主导产业需求共建校企研发中心等多元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机制,促进园区、城区、校区联动。

推动开发区数字化迭代升级。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开发数字化基础产品、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要素资源等,推动开发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汇集整合、融合应用,实现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实施要素供给体系优化行动

《行动方案》要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定制化标准厂房建设,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只租不售的“工业保障房”,提升优质项目承载能力。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在符合规划、突出工业主导用途的前提下,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应。支持通过弹性出让、长期租赁、租让结合等措施灵活供地,降低优质项目获地成本。

完善生产性服务供给。鼓励发展物流仓储、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入法律、人才、税务、金融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降低开发区内企业经营成本。

加大金融创新供给力度。用好省级基金,鼓励开发区结合产业特色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市场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项目落地,促进“基金+基地”联动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开发区运营公司通过挂牌上市、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债券、银行信贷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新增工业用地原则上布局在开发区

《行动方案》明确,加强用地保障。新增工业用地原则上布局在开发区,推动零散工业用地向开发区集聚。制定开发区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和盘活利用政策,建立健全开发区存量用地盘活机制,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盘活挖潜力度,支持通过协议置换、费用奖惩等措施推动低效用地腾退出清,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及入驻开发区的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按规定给予支持。支持各地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的方式供应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园用地,对租赁开发区产业用房(含配套用房)的入区企业,鼓励开发区运营方与入区企业商定租金优惠方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