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乙巳年英国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礼成剑桥
郑州“真金白银”奖补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
“智”理黄河有了“最强大脑”
调味的花椒做成“硬菜”
省直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
职工实惠“加码”
中部地区综合行业类 招聘会万余岗位等你来
明日专场招聘会 助力残疾人就业
清除“蝇贪蚁腐” 守护人民安宁
河南将拥有一座 规模特大的“生命银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智”理黄河有了“最强大脑”

(上接一版)

智能化赋能,“水陆空”智慧防控网以虚控实管起来

在指挥中心上演示的智慧巡防系统引发参观者赞叹——

“天眼”巡航:4台无人机搭载AI算法,自动识别违禁垂钓、车辆闯入等行为,2023年通过无人机发现并处置险情17起;

“地网”感知:136路视频监控实现工程设施360°监测,AI识别准确率达92%,马渡险工巡查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3分钟;

“水盾”预警:50个智能石头传感器实时监测坝体位移,当倾斜超过3毫米即触发三级预警,2023年成功预警3起潜在管涌风险。

“我们的‘一键巡河’功能特别管用。”街道城运中心主任刘欣雨轻点手机,对10公里堤坝进行全景扫描,“上周通过智能识别,我们及时制止了6起在禁钓区垂钓行为。”数据显示,该模式实施后,辖区非法垂钓下降75%,车辆违停减少62%。

长效化治理,“治理效能+”乘数效应让治理成果立起来

不得不惊叹,智慧网格的深度应用带来多重治理红利——

安全防线更牢固:2023年汛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4000立方米/秒流量洪峰,实现“零伤亡、零漫堤”;

营商环境更优化:智能监测为文创园区、科创项目提供24小时安全保障,吸引软通动力等17个项目落地;

民生服务更暖心:通过132个微网格收集民意,解决停车位540个,设立流动商贩点位60处,信访量同比下降58%;

“现在每天上班就像在玩游戏通关。”专属网格网格员柳小锋笑谈,“系统会自动生成巡查路线,遇到突发情况能一键呼叫无人机支援,处理完事件还能积累积分兑换培训机会。”这种“智能化”管理机制,使员工月均巡查里程从200公里提升至350公里。

…………

这些“更智慧”的治理场景浓缩为“兴达经验”,核心要义就是:通过党建引领打破部门壁垒,运用数字技术重构治理流程,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的转变,为城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未来,兴达路街道将重点打造“三个升级版”——

升级数字孪生平台,接入气象卫星数据实现“流域级”预警;升级智慧文旅系统,开发AR实景导览提升游客体验;升级产业赋能平台,依托5G+工业互联网推动沿黄数字经济集群发展。

“我们要让‘党旗红’与‘科技蓝’在黄河大堤上交相辉映,在45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强音。”邹会芳表示。 党贺喜 王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