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创为翼 逐梦航天
品读诗篇:《宿新市徐公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倾听诗音 传承经典
“为你读诗”
品读诗篇:《宿新市徐公店》
本期读诗人:二七区培育小学 郝玉梅
扫码观看视频版

诗词对于孩子学习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风霜雨露,到草木鸟兽,从家国情深,到塞外战场,感化孩子对天地草木、人生聚散的关怀,诗词能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感情、有文学修养的人。“为你读诗”栏目,邀请喜爱诗歌的老师,为孩子们读诗、品诗,解读诗词的含义和创作背景,带孩子们走进诗词的世界,让他们真正爱上古诗词,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乡村暮春的淡雅画卷。稀稀疏疏的篱笆,沿着一条幽深的小径蜿蜒而去,那小径不知通往何处,引人遐想。路旁的树木,新叶刚刚萌发,还未能形成浓密的树荫。没有繁花似锦的热烈,也没有绿树成荫的浓郁,一切都是那么清新、稚嫩,带着暮春独有的温柔与生机,这是大自然最本真的模样,也是诗人眼中乡村生活宁静与闲适的象征,远离尘世喧嚣,沉浸在这份质朴的美好之中。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画风一转,画面中跃入了活泼的身影。一个孩子在乡村的小路上奔跑着,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满心满眼都是追逐的急切。那黄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似乎在和孩子捉迷藏。孩子的笑声、呼喊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然而,当黄蝶飞入那片金黄灿烂的油菜花田时,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黄蝶与油菜花融为一体,孩子愣在原地,或许是在疑惑,或许是在思考下一次的追逐。这一画面充满了童趣,杨万里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这一瞬间,将儿童的天真烂漫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时光长河的流转中,南宋诗人杨万里漫步至新市的徐公店,那是一处隐匿于乡村的小小客栈 ,质朴而宁静。彼时,南宋偏安一隅,社会相对安定,乡村生活保持着自然的节奏,杨万里于仕途中暂得闲暇,投身乡村,这不经意的停留,成就了一首清新隽永的《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一生为官,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纯真。在这首诗中,他借乡村之景,抒发内心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无华,与官场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篱落、小径、新绿、菜花,这些乡村常见之景,在他笔下成为心灵的慰藉。儿童追蝶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无忧无虑,更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那份久违的童真。在暮春这个充满变化与希望的时节,他看到了生命的更迭与延续,新绿虽未浓荫,却蕴含着成长的力量;儿童的天真活泼,正是生活最纯粹的模样。

这首诗穿越近千年,依旧熠熠生辉。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得以一瞥古代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感受那份纯真的童趣与悠然的闲情。每当吟诵,我们仿佛也置身于那暮春的田园,看篱落小径,追黄蝶入菜花,重拾内心深处对自然、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 。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