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牡 丹 情
吾师章太炎
静夜诗(国画)
大地的馈赠
《一日顶流》:书写当代中国人的互联网生活史
倔强的无名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地的馈赠

♣ 宗志霞

春天,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家乡的田野、山林间,悄然生长出各种各样的野菜。吸引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寻找和品尝这些大地的馈赠。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挖过野菊蒿、甜草根、刺玫角,也一起爬过树捋榆钱、钩槐花。看见蒲公英,鼓起腮帮一吹,那轻盈得像一把把小雨伞的种子便随着风飘向远方,伙伴们高兴得欢呼雀跃,像小狗一样在田野里尽情撒欢儿。那些无忧无虑、快乐玩耍的日子至今难以忘怀。

虽然现在居住在城市,但农村出生、成长的我对土地依然怀有深深的情感。每年春季,依然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走进乡间田野,闻一闻泥土的芳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当看见那些心生喜欢的野菜时,那种熟悉而又温馨的感觉让我又想起了童年的美好时光。

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不管怎样,茵陈是最早的报春野菜,因在早春时节药用价值最高,所以一立春,就有很多人到田间地头寻找茵陈。茵陈在家乡也叫白蒿苗,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茵陈。婆婆在世时,经常听她讲白蒿苗怎么怎么好,可清热、利湿、退黄,一直被中医临床视为医治黄疸、肝炎的用药。随着天气升温,过了清明,茵陈的药效逐渐减弱,但是茵陈蒿可以蒸蒸菜,也是一道美味,所以不论是三月的茵陈还是四月的白蒿,都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三月的野菜最常见的有臭花菜和荠菜。这几年,臭花菜很是风靡,很受人们喜欢。臭花菜是当地人的叫法,因为其散发的味道而被人们称为臭花菜。具体的学名通过“形色神器”鉴别,称之为沼生蔊菜,因外形与荠菜有点相似,也叫水荠菜,可以食用,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最早听说臭花菜只有坡头小浪底水库那一带有,后来有人工种植的。通过比较,人工种植的没有野生野长的味道浓郁、好吃。臭花菜开水焯好后,需要冷水浸泡一个晚上,去掉苦味和臭味方可食用。可以凉拌,也可以包饺子蒸包子。我喜欢凉拌,作为早餐的小菜,爽口好吃。

荠菜,是我最喜欢的野菜。这缘于学生时代学过张洁的《挖荠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娓娓讲述挖荠菜、吃荠菜的一些小事,亲切熨帖地向年轻一代灌输热爱生活、探索人生、领悟幸福真谛的道理。

早春的荠菜尚未开花,是最鲜嫩的时候。荠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含钙量极高。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我最喜欢的是荠菜大肉饺子。荠菜的清香和猪肉的鲜美相互融合,口感更加清新爽口。

春天,家乡的野菜还有很多,面叶菜,灰灰菜、扫帚苗、蒲公英、香椿芽、马齿苋、桑叶、野小蒜、野韭菜、老婆纺花(车前草)、小孩耳朵(枸杞叶)、榆钱、槐花等。大部分的野菜不论凉拌,还是包饺子、包包子、蒸蒸菜,都是一道美味。野菜的清香沁人心脾,营养丰富,每一口都是大地的馈赠,让人回味无穷。

春天去挖野菜,不仅是因为野菜的美味营养,更是能享受和煦春风的滋润,获取辛勤劳动后收获的喜悦和在采挖过程中的快乐。

前几日,受同学邀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起到他老家乡村挖野菜。

同学的母亲领着我来到村口的麦田,看见地头一大片的荠菜,年近八十的阿姨竟也像孩子般欣喜。我们迫不及待地拿出铲子,一颗颗鲜嫩的荠菜被挖出,春风拂过,一阵泥土和野菜的清新气息,让人心旷神怡。一会儿同学和爱人也加入到挖荠菜的队伍中,或挖,或拿着剪刀剪去泥根,或往袋子里装,欢声笑语荡漾在美丽的田野上。

太阳逐渐西斜,我和阿姨还舍不得走,被一簇簇嫩嫩的荠菜吸引着,此时竟忘记了腰酸腿困,心中涌起的是难以言喻的欢喜。此时,站起身来一眼望去,只见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心情顿时舒畅惬意。

野菜,春天的使者,它们不仅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美味,也为我们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让我们更加珍惜大地的馈赠,感受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