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8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 ![]() |
|
||||||||||||||||||||
|
||||
本报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洪梦婷 超市是城市烟火气的象征,是连接民生与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场景。今年,郑东新区提出,要攻坚提振消费,不断升级高端消费、做好体育赛事文章等,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助力郑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也让消费成为激活郑东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 日前,记者跟随郑东新区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新质新引擎·活力郑东行”调研活动,走进郑东新区尚座商圈的鲜风超市,通过人流涌动、货物满满、热闹非凡的烟火气息场景,感受郑东新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活力态势。 “抑制率21.1%,比国标低20%!”虽然正值工作日,但金水路与农业南路附近尚座商圈的鲜风超市里依然人流涌动,在整齐摆放的蔬菜瓜果区,店长王尊帅正举着手机对准一盒香河韭菜,向顾客展示其独有的“数字身份证”——农残检测跟踪码,随着扫码结果的弹出,这位“90后”店长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蔬菜十分新鲜,品质从外观都能看得到,而且这里有简单的餐饮食品,给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在超市的熟食区,20多种各地的特色小吃香气四溢,前来就餐消费的市民王先生十分享受这种氛围。 “功能全、价格低、品质好这是鲜风超市的经营理念。”王尊帅介绍说,作为河南首家提出“超一线城市购物体验”的零售品牌,鲜风超市在郑东新区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浪潮中,以“仓储物流—中央工厂—全渠道”三位一体的供应链体系,构建起区域商业升级的“基础设施”。 在仓储端,依托郑州国家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鲜风超市搭建起覆盖全省的智能冷链网络。通过分布式仓储布局与AI动态补货算法,生鲜商品从田间到货架的时间压缩至24小时,损耗率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3。记者在物流中心看到,满载云南鲜菌、山东蔬菜的冷链车正通过智能温控系统自动分拨,货架上的电子价签实时同步产地价格波动。 过往20年,发展质量可控、品质过硬、具有超高质价比的自有品牌,亦是鲜风超市坚实的商业壁垒。记者了解到,超市中央工厂的柔性生产能力则让“河南胃”有了专属定制。烘焙工坊里,智能生产线根据当日销售数据调整麻酱烧饼的投料比例;熟食区后厨,第五锅麻辣牛肉干在热油中翻滚——这款根据中原口味改良的网红单品,日均售出超200公斤。目前,超市自有品牌商品占比已达40%,形成从胡辣汤料包到牡丹酥的“中原味道矩阵”。 “鸡蛋比周边便宜5%,番茄常年维持产地价。”在民生敏感品类的定价策略上,鲜风超市展现出“供应链让利”的魄力。通过全球直采、订单农业等方式,其生鲜部分基础商品的售价低于市场价20%,却保持着高于行业标准的品质门槛。 这种“既要国际品质,又要市井价格”的平衡术,源自对供应链的深度掌控。与新西兰牧场、山东蔬菜基地的直供合作,省去中间环节加价;智能排产系统将中央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2%,摊薄加工成本。更关键的是,开放供应链基础设施给中小供应商使用,带动区域200余家生产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形成“品质向上、价格向下”的产业协同效应。 在食品安全信任度敏感的当下,鲜风超市将质检透明化作为突破口。每个生鲜包装上的农残检测码,可追溯至具体批次、检测人员乃至检测设备编号。在熟食区,明厨亮灶的直播间里,厨师翻炒牛肉干的画面实时投射至线上商城,日均吸引超5000人次“云监工”。 这种“全链路可见”的消费信任,正转化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数据显示,尚座店开业半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1万人次,30%顾客来自周边10公里外。 “我们的KPI不仅是销售额,更是顾客扫码时眼里的那份安心。” 王尊帅说,聚焦“首店经济”“高端业态”,鲜风超市给出了另一种解题思路:用智能供应链夯实民生底座,让技术创新回归服务本质。从冷链仓配的每一个温控节点,到中央工厂的每一克调料配比,技术最终指向的,是城市生活中那份可感知的温度。 目前,鲜风生活超市在郑州共有3家店,其中2家设在郑东新区。缘何“钟情”郑东新区?2023年,鲜风超市首店落子熙地港,以不足3000平方米的面积,在首年就实现了年营收过亿元的战绩……这些实打实的数字说明了一切。 据了解,今年“五一”之后,鲜风生活还将在郑东新区开设一家新店。此外,胖东来郑州首店、郑州山姆会员店,也已确定落地郑东新区,预计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开业,这些知名超市正抢滩而来,共同助力消费升级,增强城市消费吸引力,为郑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