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优家庭教育 郑州有“良方”
品读诗篇:《池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学教子 协同育人
做优家庭教育 郑州有“良方”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家长成长学院定期开展家长课程
大学路小学对“好家长”进行表彰
绿苑幼儿园举办世界读书日阅读分享活动,吸引家长积极参与

本报记者 周 娟

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教育中同样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学校不是“教育的孤岛”,家庭也不是“学校的工具”,只有家校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孩子才能在这片共同的“沃土”上健康成长。基于此,我市关工委联合市教育局,不断发挥自身优势,针对青少年多样化的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举措,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家庭教育品牌。

做好家庭教育课

近日,郑州市第四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暨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举行。活动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关爱工作专家团的19位成员与参与咨询的学生家长,现场就家庭教育、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婚姻关系、学习品质培养、教育政策咨询等进行对话交流,不仅帮助家长学到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中正确有效的沟通方式,引导他们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据了解,郑州市第四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科学教子,协同育人,由郑州市关工委、郑州市教育局主办,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二七区关工委承办。5月12日~5月18日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我市除了开展“家教良方”进万家活动外,还将组织部分区县(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直播宣传介绍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经验和做法。

自2021年3月“郑州市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在全市的16个区县(市)进行巡回辅导,项目中的38个试点单位分别申报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家校社共育课题,基本形成了“一区一案”“一园一策”“一校一品”。参与该项目的500多个单位和11万个家庭,借助全国的家校(园)共育数字化平台,开展“家庭养育、学校教育、社区共育、社会协育”的共育模式。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参加教育志愿者活动,已有1.5万人加入了教育志愿者队伍。“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被列入教育部的20个典型案例之一。

据悉,今年我市将启动“家长学校建设年”,落实国家“十四五”家庭教育规划要求,加快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步伐,尽快推动实现城市、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100%全覆盖目标。加强家长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领导、教师、教材、课时计划”四落实。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办好暑期培训班。依托各级关工委专家团、讲师团等,组建家庭教育专家智库,为家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活动的开展,普及家庭教育法律法规,广泛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提升家长依法育儿、科学育儿的意识和能力,让“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老”聚力育新苗

聚焦未成年人关护体系建设,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围绕“五爱”教育阵地建设,各区县(市)教育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开展一系列吸引力强、实践性高、富有教育意义的特色活动,谱写“五老”育人新篇章。

团长周慧玲在“家教良方”网络平台进行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传播家庭教育方法;副团长赵二建深入农村学校,为中小学生宣讲红色故事,传播正能量……过去一年来,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关爱工作专家团围绕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目标,累计开展各种宣讲辅导(含线上)1795场次、合计4223.2小时,受益3693.6万人次,特别是公益学习平台“家教良方”,制作发布短视频216条、开展公益讲座80余场、访问量近4亿人次,获评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以二七区为例,该区充分发挥“五老”“人熟、地熟、晓民情”的优势,开展“退休教师+‘五老’”主动作为活动。他们不仅注重宣讲教育,还积极参与“双减”后的托管、暑期科技文化辅导等活动,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为青少年提供帮助。该区及时吸收新退休的老教师充实壮大关工委队伍,建立“五老”人才库。同时,提高“五老”工作室等教育阵地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做实组织动员、学习培训、服务保障等工作,把优秀专业人才和工作骨干充实到“五老”队伍中。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姚文艺作《听“五老”讲红色故事》专题讲座,在学生心中播撒环保与爱国双种子;周慧玲的“幸福人生三件事”家长讲座,让家长受益匪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智库团专家李梓瑗,为家长带来《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主题讲座;《读懂孩子从“心”开始》心理健康家长沙龙上,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专家王昱开展主题为《6~12岁良好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讲座;呼吁家长“为爱学习”,为家长购置家长学校教材,组织家长共读,定期分享阅读心得……二七区大学路小学构建了“五老+”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红色宣讲、家校共育、心理护航、实践体验、文化传承、智慧教研六大维度,实现“思想引领有高度、习惯培养有梯度、心理关爱有温度、实践锻炼有深度、文化浸润有厚度、教学创新有力度”的六度育人体系。

家长学校全覆盖

“活动虽短,却如春风化雨,让我对‘父亲’这一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反思。”

“先幸福家庭,再点亮孩子。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就会创造出属于他的幸福。 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课上,我既听到了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等教育理念的实践行动,也感知到老师对孩子们的细心呵护,还向专家请教了如何更好地经营家庭、教育孩子,受益良多。”

“虽然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但参加这次家长课程,对我来讲,仍然是一次重新审视孩子成长与教育的宝贵契机。通过这次座谈会,我有了许多新的感悟与思考,这些思考不仅关乎孩子的学业发展,更渗透到他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之中。”

…… ……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家长成长学院定期开展的家长课程,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学业规划、育儿技巧、新文明家庭建设、幼小衔接等家庭教育方法。家长纷纷留言感谢学校搭建这样专业而温暖的平台。他们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让自己深刻体会到,教育不是一场独奏,而是家校合力的交响乐。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此类活动,与孩子、与学校携手,在成长的路上彼此照亮。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郑州航空港区坚持家长学校的“四个纳入”:纳入教育整体规划、纳入局领导班子重要议事议程、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落实“一门两校”(既是学校又是家长学校)、“一长两职”(校长既是学校校长又是家长学校校长)、“一师双型”(老师既是学科教师又是家长学校教师)、“一教四落实”(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落实、教师队伍落实、教材配备落实),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立了家长学校,实现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结合各自实际,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开发实施了100多门家校合作课程。

郑州航空港区绿苑幼儿园以“四个纳入”为统领,创新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长学校工作模式。幼儿园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挂牌成立“绿苑家长学校”,实现园所教育与家庭教育阵地一体化,全体教师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认证,既承担日常教学,又兼任家长学校讲师。围绕幼儿习惯养成、情绪管理、幼小衔接等核心问题,形成特色课程内容,累计开展家长学校讲座50余场,覆盖家长6000余人次。同时,推出“家长体验日”“亲子成长工作坊”等活动,设置“家庭科学小实验”“情绪绘本共读”等互动环节,家长参与率达96%,满意度达100%。“绿苑家校云平台”,上线微课《3~6岁儿童敏感期教育指南》,推送家庭教育案例视频50期,实现家庭教育资源“一键共享”,线上学习覆盖率达100%。幼儿园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园所教育“双轮驱动”,为幼儿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未来,幼儿园将持续深化家校协同育人内涵,打造新时代家庭教育模范园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