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品读诗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厚积为薄发 突破有方法
流动星河中的守护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倾听诗音 传承经典
“为你读诗”
品读诗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扫码观看视频版

本期读诗人:二七区培育小学 孙文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沦陷区的百姓在金兵的铁蹄下眼泪已流尽,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朝廷的军队前来收复失地,可盼了一年又一年,依旧落空。

“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 ”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力形容黄河之长。这句诗描绘了黄河浩浩荡荡、奔腾不息向东流入大海的磅礴气势 ,展现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

“五千仞岳上摩天”:“五千仞岳”一般认为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夸张地写出华山之高,“摩天”即碰到天,生动形象地表现华山高耸入云,直插霄汉的雄伟景象 。这两句一横一纵,从空间上勾勒北方中原地区山河的雄伟壮阔,让读者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遗民泪尽胡尘里”:“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泪尽”说明遗民们因长期遭受金兵的压迫、奴役,心中充满痛苦,眼泪都流干了,极言其痛苦的程度之深;“胡尘”指金兵入侵时扬起的尘土,象征着金人的残暴统治。此句写出了沦陷区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的悲惨遭遇和无尽的痛苦。

“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指宋朝的军队。沦陷区的遗民们年年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伐,收复失地,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始终没有等到,“又”字强调了这种漫长的等待和一次次失望,饱含着遗民们的沉痛与无奈。

前两句写景,诗人以豪迈的笔触,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河与华山的壮丽景色,黄河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沧桑。华山五峰倚天而立,如同擎天巨柱支撑着华夏文明的天空。在对山河的赞美中,隐含着对沦陷区山河的深切怀念。后两句抒情,由景转到人,聚焦于在金兵铁蹄下痛苦生活的遗民,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强烈不满和批判,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诗境雄浑壮阔又苍凉悲愤,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爱国精神的典型代表,让后人深刻感受到古人对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执着追求,这种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领土完整而奋斗。从历史角度看,它为我们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民族矛盾以及人民的生活和愿望提供了生动的文学资料,帮助我们更真切地触摸那段历史。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