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日阳光在充电桩间流淌,蓝色指示灯如星子明灭。当我跟随郑州公交五公司讲解员走进公交场站,公交车有序进出,充电桩的嗡鸣声似城市血管的脉动,为即将苏醒的“钢铁巨兽”注入能量。作为小记者,我第一次触碰到公交车冰冷外壳下滚烫的生命线。 “每度电都要对得起市民的托付。”老师的话掷地有声。他向我们展示充电枪的使用方法,在他手中,充电枪看似轻巧,而我们接过时却“重如泰山”。此刻,我才明白,科技的温度藏在工人师傅手上的老茧里。 在智能调度中心,叔叔阿姨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上如蛛网般的公交线路。突然,G2路的绿色光点减速,调度员立即调出实时监控:“前方路口有老人过马路,司机主动让路。”原来,这些闪烁的数据并不是冰冷代码,而是三百多位司机共同谱写的温暖交响曲。 何雪平阿姨介绍自己的荣誉奖章时,像讲述战功一样开心,“郑州市劳动模范”奖章最为耀眼。见到它,仿佛看见金碧辉煌的宫殿,也看见何阿姨十六年工作的汗水。讲解时,她不经意抬手,我看见她手上厚厚的茧子,在窗外阳光的照耀下,茧子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 参观结束,回望“人民公交为人民”的霓虹灯牌,我终于懂得: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拯救世界,而是二十年如一日,把同一段路走出崭新的温度。当何阿姨们将匠心揉进每个工作细节,整座城市便拥有了永不迷途的星光。 郑州经开区蝶湖小学 孔令妍 点评:小作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自己在公交场站的参观经历,思路清晰,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劳动者的赞美。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