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以自然无为消弭现实的篱笆
蝉鸣伴清凉
观瀑图(国画) 王学俊
闲话不闲
《管仲》:九载磅礴之作重现春秋孤光
永远的曹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蝉鸣伴清凉

♣ 桑明庆

入伏后,天气闷热潮湿,稍一动弹便是满头大汗,浑身黏糊糊的,给人蒸桑拿的感觉。

小区内有一片小树林,打造得如同一个口袋公园,像盆景一样非常精致,小桥、流水、曲径、草坪,一样不少,是居民休闲、聊天的好场所。

在一个炎热的上午,我独自一人走进了这片小树林。此时的小树林非常幽静,只有树叶的“簌簌”声,其他别无声音。小桥安静地横卧在碧潭之上,一只小猫静静地卧在小桥底下安然地睡着了。在这幽静的环境里,顿感一片凉爽,像是一下子将夏季删除,而直接到达了秋天,别有一番滋味。

树林里,树木掩映,浓绿重重,一条不长的曲径,像是一条弯曲的玉带缠绕在绿荫之间。草坪如同绿色地毯,铺在树木脚下。一潭碧水时不时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层层微波。水潭岸边竖立着一块标牌,上面写着“知音泉”,下面还有两行小字“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真是一个有品位的名字,“知音”让人联想丰富,有人与人的知音,有物与物的知音,有人与物的知音,但更多的是让人想到了“高山流水”,想到了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多少人一生都在叹息,终身难得一知音啊!那两行小字更是很有雅趣,看来设计者和施工者也是非常喜欢古诗词的,他们在这里既创造了一个聆听“大珠小珠落雨玉盘”的环境,又让人学到了这千古名句,真可谓用心良苦!

坐在树下石墩上,享受着清凉。风不时吹来,携带着夏季小草特有的清香味道。但这风,经过树木层层的筛滤,已没有了马路上、田野里灼热烤炙的感觉,扑到身上,吻到脸上已是清清爽爽的,既有春风的绵柔又有秋风的清凉,真有点临水开轩四面通透的感觉。抬头仰望树林上空,纵横交错的枝丫,像是一对对恋人,互相交织在一起,你握着我的手,我搭着你的肩,有的还紧紧拥抱在一起,真是风情万种!

枝头的叶子密不透气。松树叶,似一根根尖尖的绣花银针,长满枝梢。它很是强势,肆意妄为,伸向四周,挤抗着别的叶子,要么让路,要么低头。银杏叶子,像是一片片飞舞的绿色蝴蝶,在枝头上下翻飞,把阵阵夏风都变成了绿色。槐树叶像是粉黛浓厚的宫女手中一把椭圆形的绿色纸扇,在不停地摇晃,这风好像也带有胭脂水粉的芳香,送到我的面前。

这一片密密匝匝的绿叶,已将太阳遮挡在外面,偶有几缕光线射下来,也被树叶剪成了碎片,落在地上也是斑斑驳驳的光点,且在叶子的阻挡过滤后,原来灼热的光线,已没有了一点个性,早把它的热量不知道抛洒在哪里了。这斑驳的光点洒在水潭里,则是另一番情景,像是细碎的金子,不时泛起金色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在林间闪耀,给这浓绿的树林增加了不少生机。

这时,一声蝉鸣在头上响起,继而便是一片声响,如同林涛轻吼。这“吱吱”的蝉鸣之声,使这片小树林显得更加幽静,真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抬头仔细倾听,这声音是从哪棵树上传来的呢?分不清楚。东边有,西边也有,南边北边都有,像是一个环绕的音箱,有立体声响的感觉。

你细听这蝉鸣之声,很有特色,先是一个在领唱,随后是一片合唱。这个领唱的一定是个雄蝉,应该是个大、体硕、肺活量巨大。你听,它声音浑厚宽阔,穿透力极强,像一个年轻健壮的男高音歌手。它“吱吱——”的一声鸣叫,紧接着便是几百只蝉的附和,像一个巨大的合唱团。这声音先是较低,轻轻地“嗞嗞”鸣叫,随后逐渐增大提高,达到高潮时便是“吱吱吱吱……”的一片。像是风声,由小到大,由远及近。这响彻整个树林的蝉鸣大合唱,或高亢激越,或低沉婉转,它们是在宣泄郁积太久的苦闷,是在高唱这炎夏燥热下的清凉,还是庆贺美好的幸福时光?也许都有吧。你再听,这合唱高潮过后,蝉鸣声没有马上结束,好像还是那个领唱的蝉,拖长声音,像是抽长的丝线,声音逐渐降低,而后慢慢地终止。这一波蝉鸣刚一结束,新的一波便又唱了起。真是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

又是一阵携带着小草清香的风吹来,清凉阵阵,上下清爽。在这蝉鸣声中,享受着夏日的清凉,这是多么的惬意啊!此时,我突然感觉我有点像是在坐禅,周围禅意浓浓。此境唯静不可得,静中生禅意,静中生智慧,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明道。在这里,你可以在酷暑难耐和烦躁的世界中,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寂静,有人间渐远、尘事隐去感觉。“心静自然凉”,只要你心存禅意,便可清风自来,既是在最炎热的季节,也可收获一片清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