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志刚 文/图
村民变市民,变的是身份,不变得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5年前,中原区汝河路街道李江沟村村民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从曾经脏乱差的城郊村,搬进了高大上的现代宜居大社区。李江沟村2020年10月顺利完成回迁安置,新村建成14栋住宅楼、2782套住房,实现了村民居住环境从田园农舍到现代楼宇的历史性跨越。现有住户4500人,光租户就有60%。
村民安居乐业,还有了不错的租房收入,大家打心眼里高兴。作为群众的“主心骨”“当家人”,李江沟村党总支书记李国亮更关心的是群众如何在新居“住得好、融合好、发展好”。“鸡毛蒜皮的事不断,邻里磕碰在所难免,怎样化解邻里矛盾?”李江沟村聚焦精准服务居民,依托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动态划分为4个村网格、2个专属网格,配备了40名网格员,持续深化“十个一”数智治理新格局,全面建立“小院议事厅”等议事协商机制。
李江沟村党总支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以“老李议事会”为协商议事核心平台,精准锻造“红金蓝”三色治理利剑:聚焦消防占道、安全生产等急事,做好红盾执行者,以雷霆手段保安全;聚焦新老融合、矛盾纠纷等要事,做好金桥联结者,以温情绣花促和谐;聚焦集体经济发展等大事,做好蓝海智囊团,激活闲置资产,通过“刚性执行+柔性联结+专业建议”的三重角色定位,真正让李江沟村的老村民、新租户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村里房子对外出租,引来了客流,但也存在管理上的问题。”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该村存在“三乱一堵”。议事会上,老党员指出了习惯顽疾与安全问题的尖锐矛盾。议事会公投通过《安全自治十条》,对产生安全隐患行为开具隐患整改告知单,同时将责任落实情况与党员评议挂钩,使“整治一阵风”变“守护常态化”。半年来,居民累计自查自清隐患点220处。
为遏制高空抛物、电动车被盗等问题,还构建“地库—地面—高空”立体智能监控网络:地下,117个车库摄像头严密守护车辆与财产安全;地上,125个全域覆盖高清摄像头织就无死角监控网络;高空,46个AI智能追踪摄像头精准锁定抛物轨迹,全天候守护安全,避免潜在的矛盾隐患发生。
李江沟村集体还有40000平方米集体商铺写字楼,存在招商难、业态弱、收益低。针对这一问题,李江沟村党总支提交议题,汝河路街道党工委牵头,组织相关科室,党员、村民、企业部分代表,潜在运营方等召开联席协商会,发挥议事会挖能人、议思路、出点子的智囊团作用,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通过“云端”招商,还建立了“全链条专业托管+服务专班协同”的创新运营模式,让入驻企业和商户无后顾之忧。目前,李江沟村房屋出租率跃升至90%,户均年收入达6万元,租赁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租户满意度显著提升;举办直播招商活动13场,吸引37家企业入驻,为2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村集体收入从回迁前不足100万元猛增至750万元,李江沟实现从“闲置荒”到“致富忙”的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