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北京,不是今天的样子,南来北去都得绕着皇城走,是谁把它变成了现在的格局呢?我们不能不说说这个不寻常的人物——朱启钤。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贵州开阳人。他出身边远寒微,生逢新旧更迭的乱世。
光绪三十二年(1906),朱启钤曾先后担任京师内、外城巡警厅厅丞。那时,一般贫贱或无身份的汉民是住不进内城的,朱启钤很清楚,当时清廷已危如累卵,他无意捕人帮凶,只是终日奔走内外城的大街小巷,揣摩五朝帝都市政布局的得失,谋划公安消防的设立。他首创了北京警察的市政基础建设。
朱启钤改造京城是以正阳门为重点,清除天安门广场的千步廊,打开皇城对北京南北交通的禁锢。
正阳门位于北京内城九门南垣的正当中,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的意思,是“国门”,也称“前门”。前门是一组结构严谨、气势恢弘的城池建筑。它包括正阳门、箭楼、瓮城、正阳关帝庙、正阳观音庙、正阳桥和五牌楼。在内城九门中正阳门规模宏大,至高无上,门禁严格。正门终年不开,只供皇帝出巡,或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才开启。平时车马行人只能从瓮城两侧的“闸门”进出,而闸门是“向夕即闭”。有多重要的事也要等明天开城才能进去。
明代中叶以后,前门外商业发达。御道两侧迅速出现了鲜鱼口、肉市、粮食店、煤市街、珠宝市、布巷子、猪(珠)市口等街道。为进京应试举子修建的会馆在前门外就有一百余家。清初朝廷下令,茶园、戏楼、妓院只准在外城开设,就连热闹的灯市也从东城搬到了前门外。很显然,内城的固守与外城的繁荣形成极大的反差,进出交流的需要日趋急迫,高大坚固的正阳门成了北京城南北交通、内外交流的卡脖子瓶口。
比这更紧急的是,光绪二十七年和光绪三十二年京汉和京奉两条铁路的车站就建在正阳门瓮城东西月墙的跟前。京城人进出困难,四面八方来京的旅客,一下火车就堵在前门楼子跟前,交通“愈形逼窄”。昔日威武庄严的正阳门一时成了“拦路虎”、“绊脚石”,正阳门非得改改“模样”不可。是拆,是改,怎么改,改成什么样,都是大问题。
朱启钤深知其难。改造正阳门不仅缺资金、少劳力,工程庞杂,而且有人会散布这是伤害“龙脉”、拆“祖宗基业”、“大逆不道”的舆论!工程一朝失误就会惹来塌天大祸,为后续的改造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
1915年6月16日,朱启钤冒雨主持了改建正阳门城垣的开工典礼。他手持大总统颁发的特制银镐,(这柄银镐重约30两,红木手柄上刻有“内务总长朱启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1915年6月16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此镐至今仍在朱家收藏。)率先刨下了第一块城砖。由于他谋划得当,筹资有方,用人得力和赢得各界的广泛支持,工程进展迅速,当年年底全部完工,一次验收合格。
正阳门是怎么修改的呢?
首先是拆除了环联正阳门与箭楼瓮城的东西月墙;搬迁了月墙外的东西荷包巷两个占路小市场;在正阳门两侧打开两个大门洞,东进西出;修筑了两条宽20米的马路,路边开辟人行道,还修了排水暗沟,导入护城河,防止雨季积水。
其次是保存并修饰了“工筑崇巍”的箭楼。朱启钤珍爱我国古建筑,他自费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第一个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和保护古建筑遗产的学术团体。他考虑到瓮城拆除后的箭楼不仅要完整保存,还需加以修改装饰和美化,才能独立成章,并与前后建筑呼应。
他思想开放,请京汉铁路的法国工程师罗克格设计,在箭楼东西两侧增筑弧状月台,并在外墙饰以三重垂幔式水泥浮雕。在箭楼94孔箭窗上楣均添加了白色半弧形遮阳华盖,每扇窗户都装上了明亮的玻璃。登楼的阶梯曲折别致,东西各82级,全用磨光的大条石砌成。护楼与护梯的汉白玉石栏杆,采用传统造型,玲珑剔透,不失皇城风韵。他还购置了3对大石狮,摆放在箭楼东西楼梯口和正阳门前。
朱启钤很重视修改正阳门工程的环境治理。拆除瓮城和其他障碍物,共清渣土8.8万立方米,在当时运走这样大的土方量是个难题。他充分利用大总统特令和曾任交通总长和内务总长的有利条件,要求京汉、京奉两铁路,将道轨铺设到东西瓮城跟前,将渣土及时装车,用小火车头沿东西两线分别外运到西便门和东便门外的蟠桃宫,垫平铁路两侧的洼地,展宽民用土地的面积,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也缩短了工期。
修改正阳门工程,不光疏理了交通拥堵,更为北京从清朝帝京转变为民国首都塑造了鲜明亮丽的新形象。千万中外旅客走出火车站立刻会被高大的前门楼子、宽敞的绿地和婆娑的绿树所吸引,留下深深的印象。
解放后,朱启钤任中央文史馆馆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周总理多次到东四八条寓所看望朱启钤,征询天安门广场建筑配置的意见。朱老深有感触,他对家人说:“总理是我在国内外所遇到的少见的杰出政治家,也是治理我们国家的好领导。可惜我生不逢时,早生了30年,如果那时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从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定能办到。”
1964年2月26日朱启钤病逝,周总理出国,委托统战部送了鲜茉莉花圈。他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摘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