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郑州近郊将建百万亩森林
(上接第一版)
十里乡村赶年集 如今观念大不同
百万人同唱一首歌冲击吉尼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十里乡村赶年集 如今观念大不同

中原网  日期: 2007-02-12  来源: 郑州日报  
  俗话说,“二十三,头一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一进入农历腊月,乡下人就开始忙年事,为红红火火的大年做准备。记者昨日来到惠济区古荥村,感受小村年集的繁荣和乡下过年的气氛。

  “老板,来5斤鱿鱼。”早上7时,古荥村的年集已是车水马龙,叫卖声喧。人们骑着摩托车、驾着三轮车,笑盈盈地打着招呼。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古荥村的年集一天火似一天,十里八村的农民都到这里办年货。集市上小到日常生活用品,针头线脑,大到彩电空调,样样都有。一商贩告诉记者,农村人过年图个热闹喜庆,鞭炮、山楂、春联、水果,哪样都不能少。

  虽然赶集的人很多,但他们并不打算购置太多的年货。程庄村村民李树林说:“现在日子好了,天天都像过年,虽然过年讲究‘鸡鸭鱼肉都要有’,不过每样都吃不了太多,况且商场过年照常营业,现吃现买更好。今天赶集,就买了两副对联、一扎香,还有二斤木耳和黄花菜。”

  “准备买啥牌子的?”“要买就买个好的,一步到位,俺看这标价2900元的手机就不错。”在集市旁边的一家手机店里,一位姓张的年轻人买的“年货”却是手机。店主刘小青说:“年前赶集的村民买手机、纯平彩电的比平时多了许多,手头有钱,自然出手大方。”

  古荥村党支部书记李彦生说,这几年近郊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就拿古荥村来说,村里不仅有千亩花卉基地,还有无公害韭菜基地和葡萄基地,每年仅一亩葡萄就能收入5000元左右。农民腰包鼓了,心亮堂,年也过得有滋味。本报记者 王书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