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中原教育
3  4  
PDF 版
教育信息
感受高中生活 科学选择学校
    开通了
把补课的时间拿出来玩
创造良好空间,培养”名师群”
名校之名 在于名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创造良好空间,培养”名师群”

中原网  日期: 2007-04-05  来源: 郑州日报  
  “名师就是用心工作的老师;名师就是被一种巨大信仰驱动的老师;名师就是具有教学感召力、具有教学激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老师;名师就是具有较强反思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老师。” 谈到名教师的标准时,郑州四中校长王中立如是说。

  王中立认为,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做为名师最关键的是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和职业能力,要对教育事业怀有满腔热情,对学生充满无限的热爱,这样才能真正地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才能在教学上取得丰硕的成果。王中立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新比较快,一个有着强烈职业精神的教师,是不能仅仅满足于懂得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而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要让学生从内心上亲其师,然后信其道。

  在郑州市首届名师评选中,四中有四位教师荣获了“名教师”的光荣称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郑州四中的名师培养计划几年前就已开始。2004年12月,郑州四中成立了“名师工作室” ,又专门制定了“名师带徒计划”,要求名师每月要听所带老师2~3节课,并及时和所带教师就听课感想和听课建议进行交流,定期或不定期查验所带教师教案,经常和所带教师一起商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师徒结对已经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桥梁。”王中立校长说。

  据介绍,四中的名师培养,已形成了“一种思想,六种制度,四项工程”的模式。“一种思想”即学校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引导教师从内心产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形成“制度管理、机制激励、学校引导、自主发展”的思想,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六种制度”就是学校制定了学习培训制度、名师示范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际交流制度、课堂教学大赛制度,同时实施了“组织学习”的策略,即每年由学校提出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考核形式,强调组织力量,形成组织成员的统一和一致性,避免了教师学习的单打独斗,形成了学习效果的全员性。“四项激励工程”即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工程”;学校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的“搭台工程”;三是“评价工程”。把教师评价作为引导教师、激励教师的重要载体,也作为纠正教师不良行为的依据,更作为教师自我认识和修正的重要指标。四是“和谐工程”,关于这个工程,王校长解释说,就是营造良好的师生、师师、干群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位教师感到幸福,进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发挥教师的无穷的智慧,并为学生带来无比的快乐。

  “这些措施对于引导、规范和激励每一位教师,促进教师步入专业发展、自主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都起了不小的作用。郑州四中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开展名师培养工作,尽最大可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努力走出一条‘教师-准名师-名师’的路子,使四中涌现出更多更强的名师,形成“四中名师群”,为四中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本报记者 王映

  ——访郑州四中校长王中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