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位妈妈通过媒体倾诉,她14岁的孩子(董某)在郑州七中读二年级,刚入校时孩子的成绩还不错,但逐渐染上了吸烟、早恋、上网等毛病,被学校拒之门外,建议其转到工读学校学习。妈妈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有些缺点,但学校有培养教育的义务,把孩子拒之门外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家长、学校和一些市民,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家长观点:
为啥不让我的孩子上学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董某的妈妈、姨妈和姑姑。董某的妈妈说,孩子刚上初中时,性格比较乖,成绩也不错。发生性格变化是从初一下半学期开始的,几个同学拉董某上网吧,缺课被老师发现后,董某揭发了拉他上网的同学,遭到这几个同学的报复,把孩子的自行车砸了。作为班主任,没有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
物理课老师对孩子有体罚行为,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把孩子拉到教室后面说,真想踹你两脚,这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这是老师应该有的教育方法吗?
不能说孩子没有错,但这正是需要老师正确引导的地方,哪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犯错?犯有过失就让上工读学校,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又体现在哪里?
学校观点: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
郑州七中的教务主任和年级长对记者说,孩子的毛病太多了,历史课上乱扔纸条(有学生说是情书),从前排扔到后排,严重扰乱课堂秩序。上课打瞌睡,老师让其认真听讲,他爱答不理,表现出轻视之意;在厕所抽烟,从他身边经过能闻到一股烟味;有一次还带了管制刀具上学校,藏在学校的操场里,是学校的不安定因素等等。
因为这一个孩子,已经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学习。原来班级的学习成绩是年级第一名,后来下滑到第五名。董某离开班级的这段时间,班级的学习成绩又上升到第二名。老师也通过谈心、写信等方式进行帮助,但效果不好。教育不是万能的,劝其转到工读学校进行行为矫治也是无奈之举。
市民观点:
学校不能“一推了之”
黄律师:有了过错就劝其转学退学,这是违反教育法的,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败。简单地把孩子拒之门外,这样做使又一个孩子成为应试教育分数教育的牺牲品。
张先生:孩子到了14岁,其生理、心理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对异性有好感,对事物好奇等,这只能是阶段性叛逆。我上初中时,也好奇地抽过烟,我的一个同学也抽烟,但他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性格及人格塑造至关重要。学生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我觉得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引导不够。正确的引导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当的引导只能让学生“坏上加坏”。
王女士:学生出现问题,学校不应该是往外推的态度,把学生推出去,不管是推向社会还是推给其他学校,对学生都是不负责任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这所学校在育人方面做得不够,学校应该和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拿出一个方案来帮助孩子,而不是采取让其退学或转学的行为。
对学校要多一分理解
刘女士:我们也要体谅一下老师,因为老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老师每天课前既要备课,课堂上又要设法调动学生们的听课兴趣,同时在课后还要批改作业。面对一个班上几十名学生,单凭老师的精力的确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管得很好。所以,我认为,不能一味把学生的过错推到老师身上,以此来批评老师教育不成功是不公平的。
李先生:哪个老师不想让自己所教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就如孩子不仅仅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国家的,所以教育也就不是单方面的事情,老师有老师的无奈和困惑。我支持学校的做法,不能为了教好这一个,荒废大多数。
家长应反思教育方法
戴先生:我认为家长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在整个事件中,孩子的妈妈自始至终都没有责怪孩子的意思,而是一味地把责任往学校身上推。我觉得,孩子走到这一步,是家长对孩子溺爱的结果,家长应该负绝对的责任。作为老师,他的负担很重,一个人要兼顾几十个孩子的学习。家长不懂教育,可以多向教育专家咨询学习,不应该把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家长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共同努力帮助问题孩子
孔德容(心理专家):学校和家长都有义务帮助孩子走出阴影。用正确的方式引导,艺术性地教育孩子。学校方面应该采取正性的激励方式,在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前提下,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因为犯错误而被否定,自己仍然是被大家接纳和肯定的,这样,孩子才能正确认识错误,重新找回自信,肯定和接纳自己。其次,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切切入点鼓励孩子,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学校、家长和孩子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提示
您对此事有何看法和建议?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话题通过本报短信平台踊跃发表意见。移动、联通用户发送短信到1858355小灵通用户发送到26680255。每条资费0.5元不含通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