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我的1977
3  4  
PDF 版
495元上完四年大学
通过高考 追求广阔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吴长忠
495元上完四年大学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陈 靖 图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8  来源: 郑州日报  
  吴长忠,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

  

  感言:

  在当今中国社会,“77级”是一个运用很广泛的词汇,已经成为一个群体的代称,因为我们这代人有共同的地方。我的原则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

  农村孩子考上大学

  “从1966到1976,高考停了10年,社会上很多人才没有出路。”说到对恢复高考的看法,吴长忠说,“1977年恢复高考,是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的一件事。”

  吴长忠告诉记者,他1975年高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了。“农村孩子出来工作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不要说到县里工作,就是去当个兵、当个煤矿工人,大家也都为‘指标’争得头破血流。我家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就准备在家好好劳动。”吴长忠说,没想到过了三个月,县里就有人来找“吴长忠”了!

  原来,吴长忠上高中时写过一篇文章《永生的战士》,被他的一个同学拿到当地《睢县文艺》上发表。来找他的人,正是睢县文教局创作组的组长。就这样,在家里劳动了近3个月的吴长忠,被缺“笔杆子”的县文教局调到了县创作组工作。

  在创作组,小说、诗歌、相声……县宣传队缺什么吴长忠写什么。他写的地方小戏《一颗螺丝钉》、小说《姑嫂俩》《一天又一天》等作品陆续在地区刊物《商丘文艺》上发表。“当时我19岁,在我们地区也是小有名气。”吴长忠说,创作组的老师是郑州大学毕业的,经常在他面前提到郑大,那时候,他对“郑州大学”充满了渴望。

  机会来了!1976年,县里有个推荐上大学的指标,本来地区创作组的老师认为“吴长忠这孩子有培养前途”而想让他去,可到了县里,指标又让给了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同学,长忠的心里充满了苦涩。

  “1977年的一天,突然有消息说要恢复高考,同学们奔走相告。”吴长忠回忆。然而,停顿了10年的高考对当时的人来说是那么陌生。“当时高考的复习资料特别紧缺,有一个什么东西就是大家传抄,很盲目,也很刻苦。”吴长忠说,有一次,他带着帽子伏在家里的箱子上复习,煤油灯把帽子点着了都不知道,差点出了大事。

  最后,凭着270多分的好成绩,吴长忠如愿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

  495元上了四年大学

  “我家在豫东,日子很穷苦。基本上村村家家都有讨饭的,我们家姊妹比较多,日子总不宽裕。”吴长忠说,高中三年家里连杂粮都很少吃过,都是红薯干、红薯面馍等“红薯制品”,“所以现在看见烤红薯,或者家里有人吃红薯我就烦得不得了。”

  大学4年期间,吴长忠总共花了495元钱,平均一个学期50多元,包括买书、交学费、买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以及简单的衣服等所有费用。学校把给学生的助学金发成餐票,他也想办法换成现金买书,整个人瘦得成了“排骨队”的一员。“后来工作以后有次吃饭,一道菜就是500块钱,当时我就发出感慨,这一盘菜就吃了我4年大学花的钱!”

  1982年1月,吴长忠大学毕业了。当去国务院办公厅和留校的选择摆在面前时,吴长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校。两年后,省委宣传部把他从校宣传部要了过去。

  走上仕途的文人

  命运之神此时终于对吴长忠露出了笑脸:进入省委宣传部后,吴长忠先后任省委宣传部学校教育处副处长、省政府办公厅秘书、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省委宣传部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新乡市委常委、秘书长,漯河市委副书记,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

  成为正厅级干部的吴长忠,仍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

  “我来省文联工作已经3年多了,以前的工作基本上是把干部的情绪、工作思路理顺,把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省文联刚刚换了届,做事的时候刚刚到。”吴长忠说,针对我省提出的“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该是省文联为这个跨越作贡献的时候了。

  吴长忠提出,省文联首先要出人才,争取书法、美术、音乐、摄影、戏剧、曲艺、舞蹈、文学、杂技、影视、民协等11个艺术门类都能够出现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人才;在长篇小说、诗歌、戏曲等方面出精品力作及全国领军人物。

  “这两年省文联也有很大的突破。如张海成为中国书协主席,夏挽群成为全国民协副主席,文学方面有二月河等。”吴长忠介绍,下一步,文联还将争取多半艺术门类都有国家级副主席、主席。

  在文化产业方面,吴长忠表示文联将成立4个中心,包括演艺中心,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方面的表演人才组织起来开展演艺活动;书画展卖中心,进行书画展览、出售、拍卖;影视中心,利用已有的资源涉足电视剧制作;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即把社会上的各种考级统一起来,开办艺术培训班等。

  令人敬佩的是,吴长忠在闲暇时间坚持自己的创作,笔名“芜茵”。摄影、散文、诗歌都是他的最爱,甚至他还探索出了诗歌和摄影结合的路子。看他配有散文或诗歌的摄影作品,似乎步入了诗情画意兼有的“读图时代”。

  1977年到2007年,吴长忠的30年走得平稳而扎实。说到现在,吴长忠显得很自信:“我们文联有这么多人才、有这么多资源,再不能端着金饭碗找饭吃了。我们不仅要带领大家为全社会创造效益,也要为文联的职工创造经济效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