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京剧豫剧齐“斗艳”
放声尖叫如狼嗥
河南戏曲摆盛宴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梅葆玖郑州畅谈:
京剧豫剧齐“斗艳”

中原网  日期: 2007-07-16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李 颖 文 唐 强 图

  

  为参加中央电视台“《九州大戏台》走进河南——英协戏曲综艺晚会”,昨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结束上海的演出后匆匆赶到郑州。已入古稀之年的梅先生,虽奔忙在全国各地却乐在其中,脸上看不出一点倦态。他勉励河南戏剧界,有机会多让京剧和豫剧联袂演出,弘扬民族戏曲艺术。

  京豫融合剧坛生辉

  京剧大师梅葆玖与豫剧大师马金凤同台演出《穆桂英挂帅》是昨日晚会的最亮点。京豫融合,剧坛生辉,大师携手,同演经典,实乃盛世佳话。梅葆玖对这个创意也是大加赞赏,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梨园佳话:马金凤曾在上世纪50年代到上海演出《穆桂英挂帅》,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看过马金凤的表演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不足,此后更将马金凤收为弟子,1959年,梅先生把该剧移植为京剧,精心创作了同名剧目《穆桂英挂帅》。

  昨日,梅葆玖刚到郑州就去拜访了马金凤,拉起手叙旧,并一再叮嘱马老“保重身体”,对这次同台演绎同个剧目,梅葆玖意味深长地说:“豫剧和京剧这两个大剧种要多点并行推出的机会,这样观众面会更广,让豫剧和京剧走出国门,弘扬我们民族的戏曲艺术。”

  地方戏曲应有好“角儿”

  20世纪初,京剧是男旦的天下,也正是因为有了一批优秀的男旦,把京剧发扬光大;恰恰相反,在同时代的豫剧舞台,却因为有了一批优秀的女旦把豫剧发展得红红火火。而今,女人上台演戏不再受限制,男旦也就越来越稀罕,梅葆玖所培养的梅派传人中仅一位男弟子胡文阁,因为见得少,人们就不免对男旦产生好奇心理。

  对此,梅葆玖说,无论男女,无论行当,只要在艺术上有天分,有机遇,就能成才。地方戏曲都应该有好“角儿”,如今的中青年演员中,好的苗子肯定有,关键是看他能不能遇到个好的老师。而作为老艺术家,谁都愿意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艺术传承下去,但得保障他们有优厚的物质生活基础,保障他们能不为生计和生活琐事伤脑筋,这也是戏曲面临的困境,所以如今有人呼吁“抢救”戏曲艺术,一点也不为过。

  为电影《梅兰芳》配唱

  电影《梅兰芳》14日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开拍。昨日,作为《梅兰芳》影片顾问,梅葆玖大方透露了电影的进展情况。梅葆玖说:“用电影手法表现父亲梅兰芳的一生,这是第一次。”因此,他将跟随剧组指导演员,梅葆玖表示,梅兰芳扮演者、香港演员黎明已经在跟随他做京剧方面的学习,但舞台上的功力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练就的,因此电影中还是会用替身,而观众所听到的“梅兰芳”京剧唱段将是梅葆玖的声音。

  梅葆玖还透露,上海市政府正在积极筹备改造抗战期间梅兰芳在上海的旧居,是一幢4层花园洋房,改造后将建成“梅兰芳纪念馆”。

  选秀节目最怕误导

  和生活中的梅葆玖面对面了,才发现老先生和舞台上雍容甜美的形象截然不同,反倒有股子说不出的爽快麻利劲儿。

  梅葆玖曾经痛批电视选秀节目出现的流行男旦、时尚男旦现象,认为其误导了青年人对戏曲的认识,其中矛头直指央视《星光大道》中出现的反串歌手李玉刚。昨日,记者谨慎地再提选秀节目,梅葆玖很快接过话头:“其实现在选秀节目很多年轻人喜欢,也是一种普及戏曲艺术很好的形式,但最怕的是学得不到位,又像戏又像歌,让更多的年轻人误以为我们的国粹就是这个样子。就真正的艺术来说,舞台下十年的功夫舞台上根本显现不出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