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错在前言中说“所谓儿女私情,其实也是家国大事。”而通读了这本《儿女私情》后,对于他的身份却似乎很难界定究竟是以父亲的身份来指导从小生长在异国的女儿?还是以炎黄子孙的身份来怀念家国?抑或又是以文化后生晚辈的身份来追忆先贤?
这种模棱不清的感触,凸显得最鲜明的章节便是《十八弦》,紧跟着是《寻梦》,这两篇随笔遥相呼应,独立开来各是珠玑,却也能捏合成一个整体,如同一副上好的对联。前者说古筝后者说钢琴,一古一今,一中一外,对比鲜明,相映成趣。《十八弦》笔调厚重,引经据典,清晰的行文脉络使之读起来有“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舒扬畅快之感。乐理上讲求的匠法与阅历上追求的涵养浑然一致,这大约便是张错内心游子情殇所感怀的故乡吧。曲调一转至《寻梦》,我们便看到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与舐犊深情。对于女儿的钢琴演出,张错思索“成长在异国的你如何在练习指法技巧之余,去浸淫于对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的体验呢?”——而这一句话,正是出现在前一篇的《十八弦》当中。两篇随笔如此相依相辅,浑然天成。
文化脉络里的故国情怀,犹如一丝细线,串联了《儿女私情》的所有篇章。我们看到,《剑问》中的唐淑清剑虽冷冽却能温暖一颗漂泊异乡的心;那不舍的情思也幻化成《怨藕》中那牵连不断的藕丝;而《春望古意》里的燕子,年年回忆故土的小阳春又何尝不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呢?
四辑文字,恰如一年四季,是起承转合的古典套路,也是生老病故的人生轨迹。在张错笔下,皆化成了小儿小女们的款款深情。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