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一名院士的忧患情结
心中的 军旗永不倒
从军官到法官 的二次就业路
无悔“反贪”路
一个坦克兵的追求
蘑菇云下的激情岁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心中的 军旗永不倒
本报记者 王一博 通讯员 车道平
中原网  日期: 2007-08-16  来源: 郑州日报  
  人物档案

  张书民,1958年出生,在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地雷、手榴弹炸伤双眼(双目失明、使右眼球摘除)和双下肢,现体内仍存留弹片130余处,被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广州军区政治部分别授予一级战残、一等战功。退伍后,取得了按摩专业专科文凭,并在家里为居民义务按摩20余载。

  

  前不久,一个雨天的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吉祥花园社区的张书民家里,并不宽敞的客厅里摆着3张按摩床,身着白大褂的他正在为人按摩,一旁等候按摩的三五个人边等边聊,俨然一个诊所的客厅里显得热闹而温馨。

  战场上,被炸伤双眼和双腿

  出生于新郑的张书民,在1979年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奉命前往作战。迂回前进,炸毁敌火力点,是当时张书民所在班的任务。在这场战斗中,张书民曾多次抢救战友,并带伤奋力利用有利地形,炸毁敌火力点。然而,在他发现排长双腿被炸伤,正在血泊中挣扎时,他迅速跑过去,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急救包,帮其包扎好,就在将他往外转移时,他被地雷炸伤双腿。

  “当时根本感觉不到疼,两腿拉不动,全是血。”张书民说。

  在随后的作战中,又被手榴弹片击中的张书民,当时就昏过去了,醒来后发现眼睛因刺入弹片,什么也看不到,4颗牙齿也被炸掉,只是满嘴的血往肚里咽。他多么希望能被自己的部队发现而获救,然而部队已经退了,“自己的生命随时都可能结束。”是他意识中唯一的念头。

  他不甘心就这样死于战场,于是决定顺着来时的路,摸索着往回爬。“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努力爬回去。”信念和意志支撑着张书民继续爬下去,最终爬到一条被封锁的小路上被自己的部队发现而获救。

  失明后,他自强不息学按摩

  不久前,张书民刚做完一次取弹片手术,现体内仍存留弹片130余处,负伤后经桂林中国人民解放军181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治疗一年后,右眼球摘除,左眼萎缩无光感。

  “那一幕是我生命中最灰暗的时刻。”张书民说。1981年春,张书民退伍回到新郑老家。从此告别了光明,23岁的他只能在痛苦中挣扎。一天,一位朋友来看他,给他带来了一份河南省盲人按摩专科学校的招生简章,并建议他去学按摩。面对这样一个新生的行业张书民有点犹豫。但是仔细想想,没有更适合自己的行业,他还是咬咬牙决定从事这个行业。“本想着事儿不太难,但真正做起来时,却很难:想考入河南省盲人按摩专科学校,得有相当的盲文基础啊。”于是,张书民开始从头学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秋天,张书民考入了省盲人按摩专科学校,学习中,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毕业证书。

  付出,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经过3年苦读,张书民于1984年被分配到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从事临床医务工作。他勤恳工作,认真学习,曾多次创下单位经济收入第一名、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我最近脊椎有点问题。”“找老张去,让他给你按按就好了。”如今,在吉祥花园社区常听到这样的话。谁的颈椎不好,谁是颈源性头痛……说起院子里几十个老年居民“病历”,他都一清二楚。经过他的精心按摩,邻居们的病好了很多。

  随着前来按摩人数的增加,张书民家里由一张床增加到了4张床,每张床上的床单和枕头都是干干净净的。“他每次给人按摩都特别认真,和在医院里一样,也要穿上工作服,而且按起来似乎就不知道累,如果啥时候没居民来按摩,他还着急呢。”张书民的妻子笑着告诉记者,除了工作之外,他还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会常常陪自己散步,闲时还为家人烧一顿好菜。

  “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铸造起的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这个有着残缺身体的心灵,有了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鼓舞着我最大程度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书民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