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国的“妇道文化”,是在一次课余时间:一位女教授听说我的父亲已经去世,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我的父亲49岁就离开人世,很出乎她的预料。
她悲伤得就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这种情绪共鸣,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她的距离——一股不可替代的来自女性的温暖与关怀,掠过我的心底;尽管她比我大将近二十岁,又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这种感觉还是能够给我带来作为男人所需要的一种关怀。
由此,我发现美国妇女有一个特点:当你讲起你的悲哀的时候,她和你一起悲哀;当你讲起你的荣耀的时候,她和你一起荣耀……渐渐地,我发现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很不相同,这是一种文化本质上的不同,或者说是人文体验的不同。
美国女人想做母亲,而且乐意做母亲。她们在怀孕、生孩子时,都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工作,把孩子和丈夫看得高于一切,而且她们把自己在丈夫、孩子心中的形象看得很重要,也在不断重塑自己的形象。
我的邻居劳拉是英格兰人的后裔,在美洲银行工作,年薪四万多美元的她怀孕6个月就不工作了,孩子出生一段时间后,她每周去两次健身俱乐部练健美操,每周有一个晚上去社区学校听“如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的讲座。我问她:“你在带孩子,还要练健美操、听讲座,忙得过来吗?”她说:“丈夫说女人怀孕的时候,身体已经付出很多,现在,应该把孩子交给专门的机构看管,然而,孩子是上帝赐给女人的幸福,我是不会放弃的。”
即使夫妻感情再好,美国女人也不放弃享受个人生活的乐趣,常常走出家门,和以前的好友们聚会。
苏珊是一家大型建材超市的主管,她有几个好朋友,每个季度聚会一次,谁都不许带孩子,轻装上阵,“潇洒一把”;此时,她们的丈夫心甘情愿地和孩子待在家里。苏珊的丈夫对我说,苏珊和她的好友“疯一把”,回来后,能高兴好几天,她的这种好心情,也给家庭带来快乐。
美国妇女从小就会做家务,而且以做家务为乐趣。只要家庭经济收入许可,美国妇女一般会放弃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把丈夫的衬衣熨得笔直,家具擦得锃亮,变着花样准备咖啡和茶,参加家长会议;礼拜天带孩子进教堂,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一丝灰尘……
美国离婚率不低,美国人的忍耐性很弱,所以,能够保持婚姻的,大多感情很好。
美国人做义工成了一种习惯,尤其是有身份的人。有的医生每周有一天给穷人看病不收钱。有的人退休后,每周去一次医院,护理临终病人。大学生在就业前,都会申请在本专业领域里做义工;美国家庭主妇选择自己关心的行业去做义工,虽然没有收入,但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杰西卡是一位海军军官的太太,她经常雇人看管自己的小孩,以便腾出时间,去被虐待儿童看护中心,帮助那些心灵上有创伤的孩子,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洗衣服、喂饭。
留点家务给丈夫,这是美国女人对待丈夫的一种艺术:她们会在丈夫面前,装出小鸟依人的样子,每天和丈夫见面就像久别重逢,热烈拥抱,帮丈夫换上休闲装,递上咖啡就会说“我需要你的帮助”,让美国男人有一种需要帮助的感觉,烤箱温度不恒温,洗衣机转动声音太大,水龙头漏水……她们会用这些生活小事,提醒丈夫,在这个家庭,他是多么重要! 摘自《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