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观点
3  4  
PDF 版
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应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准确理解党内和谐的内涵
未来需要大批信用管理人才
现代城市管理需强化的“四种”意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准确理解党内和谐的内涵

中原网  日期: 2007-10-19  来源: 郑州日报  
  韩久根在《中国审计报》撰文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内和谐这一新的命题,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有,民主集中制能够得到不断完善并切实得到贯彻,党内民主能够不断得以发展,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真正体现,党员的权利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准则和要求、党的各项纪律能够得到切实贯彻,党的团结统一能够不断得到增强。实现党内和谐,就是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实现党内和谐之所以特别重要,这是由我们党所处的执政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只有实现党内和谐,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增强我们党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

  

  国学传播要少点浮躁

  

  张岂之在《人民日报》撰文认为,没有人号召,也没人推动,“国学热”近些年悄然兴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研究历史文化,不研究国学,就谈不上文化的复兴。所以,一定程度上,这股热潮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中,一些人利用多种现代的传播手段,包括影视、网络等,对国学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一味跟风学样,国学很可能会沦为一种文化快餐。事实上,对国学的过度娱乐化解读已经表现出了弊端。从“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诗句,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因为“冷月葬花魂”,所以推论林黛玉是沉湖而死……严谨的考证成了书面的文字游戏,趣味化开始剑走偏锋,以致走火入魔,这种倾向值得警惕。同时,国学的普及和传播,还要区分精华与糟粕,如过去讲“三纲五常”,提倡人身依附关系,而今天的公民需要树立平等意识、法律意识。所以,我们对国学必须批判地继承。总之,多做点踏实的工作,少点浮躁与喧嚣,国学复兴的步伐,可能会走得更好。

  

  隐私权内容新探

  

  王利明在《浙江社会科学》撰文认为,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隐私权包括私人生活秘密、私生活空间以及私生活的安宁状态等内容。隐私权的第一个内容是私生活秘密权。隐私首先是指个人没有公开的信息、资料等,是公民不愿意公开或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秘密。隐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是公民个人隐瞒纯属个人私事和秘密,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公开的权利。隐私权的第二个内容就是空间隐私权。空间隐私权是指当事人就特定私密空间不受他人窥伺、侵入、干扰的隐私权。隐私权所涉及的空间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是以一定的长、宽、高来界定的三维空间。空间的另一个含义是私密空间,即个人生活的隐秘范围。一般认为,隐私权中的空间隐私主要是在第一种意义上说的。除了私人信息、私人空间,隐私权还应当包括个人的私生活安宁权。私生活安宁权的概念较为笼统,高度抽象,是对个人隐私权提供概括性保护的一项兜底的内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