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明年投拍20部电影
图书也请明星代言
《新闻联播》连续"变脸"
全国舞蹈大赛鸣锣
春 晚 离不开赵本山?
爱上魔术
王小帅《左右》 竞逐金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图书也请明星代言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1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明星代言的化妆品、服装、家具、药物等物品已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甚至提到一个明星就能想到他(她)代言的产品,而提到这个产品,也立即会使人想到它的代言人。

  令人意外的是,明星代言的风气也蔓延到了书刊行业——北京出版社日前推出了西方“经典通读系列”丛书,并列出徐静蕾、于丹、易中天、杨澜、金庸、海岩、濮存昕、韩寒等明星人物,让网友通过投票评选“谁是最有文化魅力的明星,即谁最适合代言‘经典通读’”。

  “作为精神产物的图书能否被代言”、“‘经典通读’需不需要‘于丹式’解读”等话题,引起了不少专家、读者的热烈讨论。

  经典需要解读吗

  据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媒体经理蒋威介绍,《西方经典通读》丛书精选了马克思、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一批影响世界的西方思想巨人的学术经典著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对于历史上诞生的经典巨著在今天需要今天的解读。不同时代,对于人们来说有不同的取舍意义。”蒋威说,对那些先进思想的表述,不可能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就达到通俗易懂、传播普及的水平,只有通过现代人自身的理解,才能将经典内在的意蕴更好地诠释出来,“先进的思想只有与各个时代的特色相结合,才能得以传承,才能拥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网友“秀色可餐”也认为,名著经典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个符号,但很多人并不能真正了解它,主要是因为它的专业性和精髓性,不是普通读者能够一窥便知的。“读名著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条非常好的捷径,但如果连读懂名著都是个问题,名著只能束之高阁,远远地供人瞻仰,更不用说当知识让人们吸收了。对于西方名著,在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上都与我们不同,读懂它更是困难。所以,解读西方经典,需要于丹式的人物。”

  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袁济喜则提出,《西方经典通读》的优点是将经典通俗化了,但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在通俗化解读西方经典的同时,应坚持导向、品位,不能为增加收视率或点击率,添油加醋,伤害经典。

  莫让图书娱乐化

  “名人代言书籍现象的出现,表明我国出版行业品牌意识的增强和营销手段的多样化。”郑州市新闻出版局发行处处长李正品认为,作为企业而言,请名人代言可以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赢得顾客信赖,从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堪称一条捷径,“但作品的质量还需要经过读者和市场的检验,优秀出版物的畅销最终靠的不是名人推荐,而是自身的内容。”

  河南文艺出版社负责宣传策划的杨秋意也认为,书籍是一种商品,目前传统出版社还只是邀请文学圈内评论家、名家推荐作品,但只要读者认可,请明星代言书籍的形式也未尝不可,但不能过分炒作。

  就在北京出版集团忙着寻找代言人的同时,媒体也曝出一本名叫《月亮的孩子》的小说在由国内当红女主播柳岩担任书模后,又再次请到国内网络红人、第一幼齿女模啊嘉啊嘉为其担当书模的新闻。图书如同时装、化妆品,请起了明星代言人,做起了“广告”,书模、宣传片、代言人等娱乐元素明目张胆地“袭击”到出版业,是坚决“抵制”,还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值得深思。

  也要“提醒”那些想借助明星迅速见到效益的商人们,某些明星做的虚假广告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的普遍反感,如果不想让人类的精神食粮受到“污染”,切莫让图书成为娱乐的“俘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