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睿死后,继位的齐王曹芳才八岁,加曹爽、司马懿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于是文武大权,尽归二人,而曹爽实为首辅。
两人初时还能相安无事,但时间一长,曹爽的许多措施引起了司马懿的不满,两人的冲突逐渐公开化。
为人谲诈深沉的司马懿于是称病不参与政事,在家等待时机。
曹爽听说司马懿病了,就派河南尹李胜前往司马懿家中探虚实。司马懿当着李胜的面不仅显得有气无力,而且再三把荆州复述为并州。
无病装病,如果是感冒之类,确是很难辨察的。病重到“疾笃”,就很难装得像样。就在前一年,司马公明明很健朗,还常和曹爽发生争执,李胜只要细心一些,即不难看出,何况是面对面。司马并非耳聋,怎么会把荆州错成并州,而且连说两次,岂不是更可怀疑?司马懿即使不知荆州,何至错到并州?一字之诈,曹党正可看出破绽,及时防备,当初曹操就识破司马懿的伪装。
然而,曹爽等却因得意忘形而中计,对司马懿失去戒心。
嘉平元年,即司马懿装病次年,曹芳谒高平陵(明帝陵墓,在洛阳南),曹爽和弟曹羲、曹训、曹彦也随驾前往,这给了司马懿一个大好机会,他便借皇太后之名,关闭城门,拆掉洛水浮桥,疏奏曹爽种种罪恶。一面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诱说曹爽,要他早日认罪,一面又派殿中校尉尹大目向曹爽说:只是免官而已,并以洛水为誓。
桓范是曹氏乡里耆宿,素受曹爽敬重,他劝曹爽利用天子名义至许昌,发动四方兵力来自卫。
桓范说的倒是应变之一策,因为这时天子还在曹爽那边,这对他是十分有利的。曹爽认为司马懿并不敢害他,投降后还能“作富家翁”。他对政敌司马氏,真是有些迷信了。
最后,曹爽及其党羽何晏、李胜等统统以“大逆不道”之罪被杀,灭了三族。可叹,可悲。
摘自《猎猎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