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东区5年
3  4  
PDF 版
和谐东区 崛起中原腹地
日子越过越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和谐东区 崛起中原腹地
■本报记者 曹 克 孟 斌
中原网  日期: 2008-04-16  来源: 郑州日报  
  这里的鲜花芬芳四溢;这里的杨柳飘荡依依;这里的高楼错落有致;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

  置身于如此美景的人们,很难想象这里五年前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杂草丛生。短短几年,靠着众多建设者的智慧,郑东新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城区,崛起在中原腹地!

  科学规划 争当“形象大使”

  中国关注中部,中部关注中原,中原关注郑东。郑州的发展寄予了人们太多的梦想和希望,而郑东新区理所当然地承担起郑州未来发展的重任。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的长远目标是500万~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决策者面前:郑州中心区域规模偏小,受陇海、京广铁路的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这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性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适应,必须在求变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曾有外地客商评价郑州“小气、土气、俗气”,而郑东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大气、洋气、雅气”。在中原崛起中,郑东新区有能力有责任担当起“形象大使”的重任。

  本世纪伊始,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高起点建设郑东新区的战略决策。为确保规划的高起点与高品位,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采取了国际招标的方式,共有中、日、美、法等11家知名单位参与竞争。最后,经过30多位国内外专家评审,日本黑川纪章方案脱颖而出。

  曾几何时,“郑州郑州,天天挖沟”挂在人们的嘴边,尽管这些话有些偏激,但多少反映出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缺少规划的一种怨言。然而,郑东新区却完全不一样,科学的决策带来科学的规划。“新区路桥、各种管线都按规划一次到位,管线全部入地,保证50年不用挖沟破路。”郑东新区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戴用堆告诉记者。

  郑东新区的规划采取了组团开发的概念,把城市结构分为中央商务区(CBD)、龙湖地区、商住物流区、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若干组团。六个功能区相得益彰,兼具优美生态景观、舒适居住环境、良好城市形象、强劲产业支撑和雄厚发展实力。

  众多专家认为,郑东新区规划引入了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和环行城市的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新区的规划连同老城放在一个棋盘上统一构思,保证新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龙湖并非无源之水,该地段古代就是有名的圃田泽,现在仍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利用……

  “郑东新区的规划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有特色的。”河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时任郑州市委书记李克曾这样向海内外参观的客人推介。

  东区建设 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城市的发展中,“规划先行”这一理念,已经呼吁多年,但还是在郑东新区的规划中第一次得到充分体现。一个好的规划,如果在建设中不能够执行,也仅仅是一张废纸而已。

  “郑东新区建设,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为了让规划不在落实中走样,李克曾经在不同场合强调说。在郑东新区,无论是本市开发商、还是外来投资者,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必须遵从规划,谁也不准碰“高压线”。

  因为容积率有限制,“限制”了不少投资。80%~90%的外环项目都提过要求——能不能高点或者宽点,增大容积率?但是规划不能动,经过做工作,投资方表示理解。

  其实,同样的问题还表现在绿地之争,不少项目单位想减小绿地面积增加建设面积,都被挡回去了,因为规划对绿化有明确规定。

  尝到规划甜头的郑东新区在专项规划方面也不落后,不少规划在老城区都没做过。这其中包括CBD交通专项规划、绿地保护规划、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起步区户外广告规划等。郑东新区提前规划,同步建设,可以避免“打架”现象,防止重复建设。

  在吸引客商投资兴业方面,郑东新区管理者积极探索亲商服务的新路子,实施了诸如一站式服务、代办制、限时办结等一系列服务措施。

  在郑东新区,许多人都知道副市长王庆海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和同事一起吃早餐,有时一顿饭工夫,一个复杂的问题就解决了。

  “实在没有时间,我不得不利用早餐谈工作。”王庆海说,他每周的七个早餐,至少有一半是在“说事儿”,有时候,接待投资商也不得不安排在早上。

  从副市长的办事效率上可见郑东新区的办事效率。

  不仅如此,在郑东新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都是开放的,市民或投资商随时可以推门而入。王庆海等管委会领导的电话公开给所有项目单位,相关人员随时可以找他们谈情况。

  和谐环境 营造宜居城区

  经过近5年的建设,郑东新区已经成为郑州乃至河南向外界展示新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

  外环道路两旁,广玉兰芬芳四溢;内环道路两侧,大叶女贞四季常绿;中心湖畔,杨柳依依,樱花绚丽……置身CBD的美景之中,仿佛在浏览一幅精美的风景画。

  现在,郑东新区已经成为郑州的大氧吧,仅在CBD地区3.45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园林景观就占了209.87万平方米,其中,水景面积14.6万平方米,景观绿地率为60.8%,居全市各区之首。

  在名为“郑州之林”的公园内,一幅美丽的园林风光扑面而来:舒缓的坡地上,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大片的绿地,浓淡不一,错落有致。树林和绿地间不时有人工小溪蜿蜒经过,透过绿树隐约可见CBD内外环高楼。

  据介绍,“郑州之林”公园是CBD地区最大的一个,400多亩的面积与人民公园不相上下。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近20个公园,分别以竹之园、木之园、水之园等为主题。其实,在CBD地区种树养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在这里中标,必须具有国家一级资质。据了解,当时全国具有一级资质的景观绿化公司,一下子就来了30多家。不光施工单位要求高,充当“监工”的监理单位也必须是国内一流的,强强联手出精品。

  负责郑东新区园林景观工程的管委会副主任张子亮说:“在郑东新区种树比种庄稼还要严格,我们这里每平方米的平均投入是100多元。”种植前,必须翻土、过筛,土壤颗粒要求非常精细。同时,还要化验土壤成分,进行施肥、改良。来自全国各地的树苗,并非所有的都能用,那些树形不好、规格不够的都要被淘汰。

  据统计,自2004年3月开始景观绿化工程以来,目前已完成CBD地区及起步区城市道路和河渠堤岸等各种园林绿化面积8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近9亿元。

  人们在这样公园式的城市中生活,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将身心融入自然,享受的是精致优雅惬意的生活。

  图为生活在东区的人们,尽情享受着惬意的生活。         本报记者 李利强 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