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接第一版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
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
信报箱全市缺八成多
多措施强力推进建设
吹响解放思想的号角
广告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信报箱全市缺八成多
多措施强力推进建设
租赁邮政网点达六成邮政事业关乎民生强力推进信报箱建设补建信报箱10070户2010年覆盖率达九成

信报箱全市缺八成多

多措施强力推进建设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金 辉

楼越盖越高,小区越建越多,但社区内的信报箱却很少见。邮递员送信多跑趟,发行员送报无处放的现象十分突出。我市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城市发展明显不相匹配。这种尴尬局面,为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信报箱覆盖率仅16%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工人路某家属院,只见看门的老大爷正翻着几封泛黄的信,“这都是人不在家,先放到我这里的。”大爷对记者说。据介绍,这个家属院平时收信多,因无信报箱,邮递员送上门碰到家里没人,就只好让传达室代收。

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属院,单元楼楼道内,也没有统一标准的信报箱。居民反映,没信报箱觉得很不方便。

类似情况,在建设路沿线的原国棉厂家属院也同样存在。省纺机家属院的赵大妈说,每到送报时间她总要等在门口,原因是门洞里的塑料报箱已遭破坏,担心收不到。

不仅是一些老社区,就连一些高档写字楼也没设信报箱。在凯旋门办公的小张说,买房子时没注意,住进后才发现没信报箱,实在是不方便。

小区没有信报箱给邮递员投递带来了不便。工人路投递局的小刘介绍,平时投递邮件时用户上班不在家,有时一封信跑三四趟都找不到人,只有在用户下班时才能送到。

记者从市邮政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市区已建邮政信报箱覆盖率仅为16%,与全国60%的覆盖率相差甚远。

租赁邮政网点达六成

如果说信报箱覆盖率低暴露了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话,那么其他邮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则暴露了城市配套设施的“软肋”。这种现象在我市邮政支局、所中普遍存在。

记者经常到中原区汝河路邮政营业窗口交寄邮件,这个20多平方米的邮政储蓄网点面积有十几平方米,而真正办理邮政信函业务的只有几平方米。狭小的营业窗口,让交寄邮件的市民通常都要排队。

不仅部分邮政营业网点的办公区域狭小,就连负责十几万用户的邮政投递局也是如此。8月11日18时许,记者赶到建设路投递分局采访,刚好遇到一辆邮车在卸邮件。只见邮车艰难地倒进投递局大门,由于院子太小车头还露在外面。据建设路投递班长李廷伟介绍,该投递分局服务面积约5平方公里,服务户数15万多户,但用于信函、报纸分拣的面积不足100平方米。记者在邮件分拣室看到,狭小的空间内,每个人的工作台仅能放下一张凳子。

据市邮政局局长徐茂君介绍,目前郑州市区邮政营业网点有60%是租赁来的,绝大部分网点的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很多投递生产处理场地也非常狭小。“邮政网点及配套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基础性服务设施,没有网点和场地,邮政就无法履行最基本的服务职责。目前新区的网点建设基本得到解决,但在建成区,邮政网点常常是无房可用或租不来租不起,我们也很无奈。”

邮政事业关乎民生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1986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邮政法》、《邮政法实施细则》。2005年5月26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邮政条例》,对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邮政网点和信报箱建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今年6月12日,省人大专门组织对郑州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和《河南省邮政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执法调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民明确指出:“邮政信报箱建设工作是应该办、不难办的好事、善事,是民心工程。”市人大、部分区人大也对此事给予高度关注,人大代表深入社区听取民声、了解民意,督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关系民生大事的邮政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上海、海南等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得较好的城市,政府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2006年4月修订并颁布的《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规定,邮政所的一般规模为200平方米,邮政支局为1200平方米。上海市2005年出台了《上海市邮政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规定,邮政局(所)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市邮政局可以向住宅建设单位出资购买邮政局(所)的所有权,但购买价格不得高于相应的土地开发成本和房屋造价。海南省还将邮政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邮政局(所)建设所需用地按照城市基础设施用地依法划拨,免征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

强力推进信报箱建设

小小信报箱,关乎民生大问题。如今都是明白消费,电费明白卡、完税凭证、水费通知单、交通违章罚款通知单、银行对账单等信函也越来越多寄到用户家中。信报箱不健全,若不能及时收到邮件,可能会影响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市邮政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已引起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就出台下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邮政管理局邮政公司关于加强城镇居民楼房住宅区邮政信报箱群(间)建设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邮政信报箱群的建设目标。今年2月2日,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关于加强住宅区邮政信报箱群(间)建设意见的通知》,还成立了郑州市城镇居民楼房、住宅区信报箱群(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认真落实市政府制定的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补建信报箱10070户

目前,我市已在市级层面建立了新建住宅小区邮政信报箱从规划设计到建设验收的完善体系。郑东新区已有5个小区完成信报箱补建工作,补建户数3100户。中原、惠济区政府分别下发了《邮政信报箱建设工作目标管理意见》,将信报箱建设纳入区政府全年目标考核。6县(市)和上街区政府也下发了加强邮政信报箱群(间)建设的政府文件。截至目前,市区已新建邮政信报箱7355户,补建信报箱10070户。

2010年覆盖率达九成

8月6日,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2008年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部署邮政信报箱群(间)、邮政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前郑州市邮政信报箱群(间)覆盖率仅为16%,远远低于全国60%以上的平均水平,这与郑州‘首善之区’的地位明显不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平衡。”市委常委、副市长穆为民要求一定要把这项老百姓最关注、最需要的民生问题落实好,快办、办好。

记者还了解到,根据我市实际,政府牵头还制定了2008年全市邮政信报箱群(间)建设目标:2008年2月1日以后新建成的城镇居民楼房、住宅区信报箱覆盖率达到100%,2008年年底全市城镇居民楼房、住宅区信报箱整体覆盖率达到50%以上,2009年达到70%以上,2010年年底达到90%以上。让我们期待着这件关乎民生的大事得到彻底落实,为市民通邮用邮提供更多方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