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期间,分藏于全国26个省市55家博物馆的169组国宝级文物,齐聚首都博物馆,昨日下午,记者一行品味了这场名为“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文物饕餮盛宴,并为其中的河南元素感到由衷的自豪。
雨天未能阻挡观众热情
“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上的169组文物,是从中央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所属科研院所、博物馆、考古所等55家文物收藏单位精心挑选出来的。展品之精不敢说是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记者在入口处排队通过安检,向一位工作人员询问“中国记忆”在哪个展厅展出时,首博工作人员自豪而热情地介绍:“你要看了这个展览,会发现每一件文物精品你都不能割舍不看,你会震撼能如此集中地欣赏到这些珍品。”
虽然北京下起了连绵秋雨,但记者进入首都博物馆一楼西区展厅,看到到处都是摩肩接踵的人潮,好不容易挤进展厅,发现每件展品前都围满了观众,想从人缝里拍张照片都很难,不时有工作人员提醒关闭闪光灯拍照。“好漂亮”、“这件文物了不起”……赞叹声在展厅到处可闻,不少外国朋友在中国导游或者伙伴的陪同下,听讲解观展览,不停点头称奇。
参展文物个个棒
展览按时代排序为“曙光初照”、“礼乐安邦”、“盛事华章”、“古典终结”4个部分。一入馆,记者被以前只在书上见过的国宝震撼了:从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金沙遗址出土的商代太阳神鸟金饰到西周 “铜史书”史墙铜盘,从秦代兵马俑到徐州博物馆秘不示人的镇馆之宝汉代金缕玉衣、从北魏太和佛造像到唐三彩双耳瓶和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梦奠帖》,从1972年出土以来就从未离开过家乡的T形帛画到清乾隆的印玺……每一件都在向人们展示5000年灿烂文明史。
之前就曾听说,展览得以促成,是借奥运东风,甚至破了一些行内的“规矩”。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姚安表示:“按国家文物局规定,一次展览中,国家一级文物的比例不能超过20%,但这次几乎全是,而且很多是国宝级。南方的漆器,因为气候、湿度等原因,一般不允许来北方展出,这次也来了。”
展览不乏大型器物,记者惊奇发现一尊名为“财富的梦想——摇钱铜树”,这件出土于四川绵阳东汉墓葬的摇钱树以铜管为树干,有五组枝叶分别插在树干套管上,树枝上布满铜钱,树叶上还装饰着西王母长生不老神话故事及乐舞杂技者形象。这件文物背后还有感人的故事:这株摇钱树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前已经确定进京展出,地震后,重灾区绵阳的文物工作者顾不上自家人员和财产损失,紧急抢救文物,在余震未息之时,坚持派出多名工作人员把它运抵北京。
河南元素给人惊喜
记者在展厅内惊喜地发现了两件出土河南的文物:一件是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宰相礼器——王子午铜鼎,在鼎腹的周围,有6只以失蜡法铸就的怪兽,制作工艺和弧线都非常完美,王子午就是敢于“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的儿子。另一件 “雨过天青汝窑青瓷盘”,汝窑是北宋后期在汝州设立的为宫廷烧造御用青瓷的瓷窑,民间更有“家有万贯,不如汝瓷一件”之说。
展览中的“河南元素”还不只是文物,让记者感受到自豪的是,由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和郑州枫华实业公司共同研制的博物馆温湿度无线控制系统,也首次在展览中使用。严格被控制的温湿度确保了娇贵的文物受到保护。
游客观展最好预约
记者昨日看到,为迎奥运,除了“中国记忆”,首都博物馆推出的文物精品展还有长江文明展、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展、古希腊竞技精神展等5大展览,其中只有“中国记忆”作为特展收取30元门票,其他均免费观看。但是因为很多观众事先没有预约,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奥运游客观展要注意什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记忆”机会难得,观众流量超大,鼓励观众先进行网上预约登记或电话预约登记,对短期来京观看奥运会和旅游的零散观众,可凭相关证件现场进行登记后,领取免费参观门票,观看特展,需按规定正常购票,团体参观仍需提前预约。 本报北京专电
记者 李 颖 文 李利强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