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挂职
传奇司令和他的传奇团长
郑州古代成语故事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古代成语故事

李济通

畏首畏尾

“畏首畏尾”,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原文为“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实际上,它浓缩了春秋时期郑国与晋国之间的恩恩怨怨,极富戏剧性。

公元前610年,号称诸侯盟主的晋国,在黄父(又名黑壤,在今山西沁水)召集各诸侯国开会。作为小国的郑国,由于地处晋、楚两霸之间,既畏晋、又怕楚,所以借口国中有事,而没有赴会。晋灵公认为郑国亲楚、对晋怀有二心,所以在后来郑穆公赴晋时,不予接见。郑国为此忧心忡忡,忐忑不安。为表明心迹,与晋修好,郑穆公特写书信,进行解释。他在信中说:“我在位三年,曾约请蔡侯一同拜见你;后又与陈侯前往贵国朝见你,而我、烛之武、太子等,也多次赴晋拜访你。邻近楚国的陈、蔡两国,之所以对晋没有二心,皆因我们做工作的缘故。为什么我们这样尊重你,而得不到你的原谅呢?我朝见贵国先君襄公一次,却朝见你两次,郑国虽小,对晋如此尊敬,谁能比我们对你更有诚意呢。现在说我们没能让你称心如意,如果这样,敝国只好等待灭亡了。古人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再说鹿死不择音,到其死时,能得到庇护,求得生存就满足了,是不会选择藏身之地的。小国对待大国,也只能这样了。如今,我们如此殷勤地侍奉你们,你们却很不满意,这让我们非常难堪。如果这样下去,我们走投无路,就只好投靠楚国去了。这样做,可是你们逼迫的结果。”

晋灵公见信后,感到郑穆公说得有理,也就不再兴师问罪,派人和解了事。一场严重的政治纷争就此烟消云散,化险为夷。可谓一书定乾坤。郑穆公为保一方平安,不畏强势,写信据理相争的勇气,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此举确有奴颜婢膝的成分,但在拳大为王、弱肉强食的年代,仍不啻是求安自保赖以生存的良方。

“畏首畏尾”意为懦弱胆小、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因此在形容某些人行为畏崽,办事犹豫不决时,常常用到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