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政府的每一部电话
都应是民生热线
此类作为不足为训
微软以暴制暴的
法律分寸如何掌握
降价有滞后期
提油价怎么没有?
房地产的春天忽悠不来
高中课改:迷惑、忧虑与阵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微软以暴制暴的
法律分寸如何掌握

微软以暴制暴的

法律分寸如何掌握

一位北京律师20日向公安部举报,认为微软“黑屏”计划侵犯用户隐私、危害信息安全,是中国最大的黑客行为,要求公安部展开侦查并追究微软公司的刑事责任。

盗版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而微软的“黑屏”计划,却源于国内惊人的盗版。不过,单纯从法律考量,微软的“黑屏”计划,如果把握不当,却也有违法嫌疑,那位律师的指控,并非过于离谱。如此一来,微软无可奈何的举措,却使自己陷入了“以暴制暴”的法律困境。但微软最终是否违法,还得看其“黑屏”计划的分寸掌握。

说微软“黑屏”乃无奈之举,是因为微软知识产权的受侵害之严重,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的一个缩影。同时,除去盗版者,盗版用户是否违法?有人认为,用户本身是不违法的,反盗版应当针对盗版行为实施者,而不应当针对使用盗版者。但是,这个认识是错误的。法律确有“善意第三人”的规定,即对不知自己的交易对象系违法品时,是可以通过相关程序免责的。而盗版软件使用者的情况,却不在此例。

在这种情形下,微软针对用户的“黑屏”计划,应该有法律依据。但是,微软行为的合法性,必须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如果超出一定界限,则将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陷入以一种非法手段来对抗非法行为的“以暴制暴”的循环之中。这个临界点就是:其“黑屏”仅限于提示,如此,“黑屏”可视为微软的系统组成部分;如果损害用户的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那么,“黑屏”就超越了临界点,损害了用户的个人利益。 廖德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