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们的事迹感动全场
受蛊惑竟卖亲儿
虽后悔终被刑拘
这个司机真有“才”
32家企业贷得2.3亿元
25个日光温室拔地起
新密筑牢防洪安全线
新农村建设主力军
助推三农的“加油站”
小小芥疙瘩
闯出大市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农村合作银行是——
助推三农的“加油站”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张温良

作为河南首家成功改制的县级金融机构,今年9月份,由原新郑农信社改制的新郑农村合作银行应运而生。它的创立,也为稍后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宏观重大决策,做出了微观注解。

为百姓创业创富提供小额贷款是助推“三农”攻坚战必不可少的“加油站”。走过56年创业之路的原新郑农信社根系百姓,按照“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的企业宗旨,始终把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作为永恒的任务。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民增收的笑脸,新郑合行留下了闪光的业绩:截至2008年10月底,新郑农村合作银行贷款225826万元,占辖内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46%,当年农业贷款累计投放112800万元,占当年各项贷款累投额的79.3%,充分发挥出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今年9月6日,原新郑农信社“转身”为全省首家县级银行河南新郑农村合作银行,不变的是助推“三农”基因,巨变的是新的创业机制和体制——

培育诚信文化,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带着感情支农。由于农业投入是一项周期长、风险高、收入低、成本大、责任重的工程,县域内其他金融企业都不愿意做。但该行成立以来,秉承以“信用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建设为载体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有效解决小额农户贷款难问题。通过评定信用村、信用户和信用个体工商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支农贷款额度,扩大支农贷款范围,开发了富有农合行特色的农户“心连心”、商户“手握手”品牌贷款,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增加支农覆盖面,激活农村经济市场,创新方式支农。该行按照“立足三农,支持民营,培育高端,实现多赢”的指导思想,制定出“壮大龙头、带动龙身、摆动龙尾”的贷款营销组合。河南省新郑奥星实业有限公司正是在该行的持续支持下,从个体加工厂发展成为集大枣科研、集散、深加工、示范种植、出口贸易、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先后在新疆、河北沧州建立基地,并联合本地大枣深加工企业,引领全国3000万枣农奔向致富道路。

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带富作用。该行率先与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河南雏鹰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贷款营销模式,创造性地引导公司与农户合作建立“新郑市富民担保公司”,由新郑农村合作银行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了农民生产资本、技术、担保及市场制约因素,迅速带动该市周边7个县市1万多户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