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上一版3
嫌疑人X的献身
与龙永图论道
地域文苑绽新葩
最早的禁酒法令
西郊村庄搬迁记
几近无懈可击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地域文苑绽新葩

鹿金有

最近见到一套三卷可供内部交流免费赠阅的新书《二七记忆》。二七区委宣传部抓住纪念郑州解放六十周年、二七区建区六十周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契机,组织编纂班子,经过百天的努力,终将这套新书奉献给读者。

这套约四十万字铺就的九大篇章,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翔实可鉴的资料,记载了这个辖区107条马路的变迁史,105个村名汇趣,60个村寨的由来,56件商业轶事,63件民间掌故,48件风物史话,节令习俗,民间娱乐活动,以及与郑州结缘甚深的29件铁路往事。特别是那数百张黑白照片,不少是鲜为人知的。封面以旧时郑州老街黑白照片为背景,将德化街步行商业街卖胡辣汤小贩的铜铸像叠印其上,未曾开卷就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了。

地域文化衍生于中华文化的根脉。在我们这个绵延腾达五千年之久的文明古国,每个地区都有着气质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挥之不去的记忆。该书涵盖了自清末至今一百多年间的地域性变故。辑入书本书的396篇文章各自成篇,横看是故事,竖看是历史,辖区内的敦睦路就是一例。清末民初时的敦睦路原本不是一个相安无事之地,两派邪恶势力因为分配不公互不相让,常年争斗不止,闹得商人们经营无计民不聊生,就连争斗双方也日渐拮据难以为继了。后来由于官府干预和商会敦促,加以“和气生财,互帮聚财,团结发财”的疏导,方才偃旗息鼓,有了以后的繁荣。再如,“以德立商,感化世人”的德化街,为鳏寡孤独老人“祈福祈寿”的福寿街,倡导“世界大同”的大同路,以及“毒、赌、嫖”猖獗一时的三多里,都有一段曲折坎坷的故事。这些材料不但记录了郑州城市街道的过去,也如实反映了它如花似锦的现在,常常是老郑州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文中有一篇介绍“牙人”、“牙商”的文章,把旧时的经纪人叫“牙人”,专营此道的行当叫“牙商”,靠的是“三寸不烂之舌和伶牙俐齿”周旋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牟利。前人们对“牙人”、“牙商”的这种称呼,真可谓一针见血直言不讳了。在旧时的交易活动中,“牙人”们变着法向卖方要三,向买方索四,落到手中的就是价差,这钱看似来得很快,实则并非一蹴而就,是要动不少心计,过不少招数,才能成功的。“牙人”、“牙商”也不容易,“东西货物客争掮,脚底生涯走露天,东手接来西手去,个中吃的辛苦钱”。当然,旧时的“牙人”、“牙商”与当今的经纪人和中介机构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是信息时代,交易价格比过去的暗箱操作要透明的多,尽管如此,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并不比他们的先人逊色,只是时代不同各有千秋罢了。本书一篇介绍“堂倌”的文章也颇具玩味。堂倌店小二也,音高亮嗓者叫“响堂”,进了店家,你要一个菜,他却一口气报出十几道菜的名子,悠扬的吆喝声直传后灶的操作间,吓得你坐不住。且莫怕,那一迭十几道菜名字,只有最后一个才是你点的那道菜,这就叫“前堂听热闹,后灶听门道”,营造的是生意兴隆的氛围,自然对于这些文章,我们不可能直接从中获得什么,但是古今相通,我们今天的许多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都和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鼎力支持地域文化的辛勤耕耘者是成就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郑州日报“郑风”副刊和其他媒体有关专栏,我们常看到一个作者的名字——王瑞明。这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郑州,他在郑州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热爱郑州酷爱地域文化。他虽然不是专门家,但却有着事业般的执着和治文严谨的作风,一篇街名小传或者地方掌故旧事,短的几百字,长的不过千字余,孰轻孰重,他都看得沉甸甸的,为了弄清来龙去脉,推本溯源,郑州的大小街道与胡同都曾留下他的足迹,然后一头扎进图书馆里,从那尘封多年的黄纸堆里,翻阅查找令他惊喜的资料。三十多年过去,他手头集的资料已有几十万字。本书的后记中写道,“在收集媒体过去发表的资料和成书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王瑞明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协助……他数十年笔耕不辍,采访记录了大量的宝贵史料,为本书的问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二七区委宣传部对王瑞明先生如此的评价,不仅是对他个人的首肯,而且也是对广大地域文化笔耕者的褒奖和激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