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地税收入
实现平稳增长
明白消费放心投保 邮政代理帮你理财
去年查处超标排放车2.6万辆
突发事件两小时内报市政府
马沟成了“千里马”
上街区 “两定三创”促新农村发展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马沟成了“千里马”

本报记者 党贺喜

新密市有个岳村镇,岳村镇有个马沟村,马沟村是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市新农办的同志说,马沟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极力推荐记者到马沟看看新跨越带来的新变化。

马沟行政村位于浅山丘陵地区,沟沟壑壑,4个自然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洼地。远远望去,红顶瓦房、米黄色院墙、天蓝色“墙裙”,整个山村很有生机。得知记者来采访,来了不少村民,一位40来岁的农民自告奋勇:“你干脆采访我吧,我的变化就是马沟变化的典型!”

说这话的汉子姓马,名观厅,今年42岁,共产党员。“早些年,为给母亲看病,家里几乎倾家荡产。这几年,村里发展好了,我家也从一贫如洗到样样不缺。最近三年,我就实现了大跨越。”

健谈的马观厅接着说:“我从养200只蛋鸡起家,2006年发展到15000只,2007年20000只,收入连年往上涨。从摩托车、面包车到小轿车,交通工具一年一个变化。”

小学没毕业的马观厅还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以农民“土专家”的身份,每两个月给大学生讲养鸡实用技术。

告别马观厅,记者随机来到一户农家。女主人杜俊霞说起三年来最开心的“家庭新闻”,娓娓道来:“一是家门前的破烂路变成了水泥路,二是喝上了深井自来水,三是村里到处是路灯,夜里出门不害怕,四是厕所用上了水冲式,五是做饭用上了沼气……”说到用沼气,记者大惑不解:“马沟本来就产煤,你们为啥还要用沼气?”

杜俊霞笑了:“这你就不懂了吧?俺算过账,用沼气省钱,还省力、干净。”一旁的新密市农业局局长刘建军介绍说,为了坚持科学发展,村里利用肉牛养殖场的牛粪集中造气,供全村百姓使用。

村民生活变化大,说起马沟何以变成“千里马”,大伙儿不约而同地要求记者:“你要把俺支书的功劳写上,没有他,就没有马沟的今天。”

被大伙儿一致拥戴的支书叫马伟敏,今年40岁整。马伟敏是马沟最先的“觉醒者”,开煤矿十多年了,2006年回村接任党总支书记。三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填沟建了休闲广场、安装了路灯,村民发展起养殖业,实现了通自来水、道路户户通、户户通宽带、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沼气。

“你猜猜这几年马支书掏腰包给大家办事儿花了多少钱!”马观厅让记者“使劲猜猜”。“伟敏一共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了1760万为大伙儿办实事、办好事,要说俺村实现新跨越,他就是当之无愧的跨越先锋!”马观厅感慨地告诉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