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自主创新能力的要素
民众最不认同何种不公
轨道交通勘察设计工作
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思考
做强嵩山文化产业 推动登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政法综治工作强基固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做强嵩山文化产业 推动登封科学发展

王福松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经济一体化高度融合的今天,缺少文化滋养的城市,必然削弱发展动力、暗淡进取活力。作为河南省第一批文化改革实验区之一的登封,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扩散、传统资源型工业受到冲击的新形势下,要转危为机、化危为安,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将文化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以文化力驱动经济力,提升嵩山文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嵩山文化产业。

必须厘清嵩山文化产业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变为文化资本,进行产业化经营;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卖点,都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不可否认,历史文化积淀中的某些方面,对消费者实现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可能具有一定的文化娱乐吸引力,但历史文化积淀在整体上一般很难和文化市场、产业资本、产业技术和产业人力资源等文化产业要素进行对接融合,形成现实生产力。如果将区域历史文化积淀作为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拼装式的简单加工开发,就会导致文化资源浪费,造成区域文化价值损伤。登封作为“全国文物之乡”,作为佛、道、儒三教策源地,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必须摸清文化资源家底,系统梳理文化资源类别,对禅宗祖庭少林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道教建筑群中岳庙、中国第一尼僧寺院永泰寺、元代天文建筑观星台等1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科学甄别,对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地质文化、天文文化、女皇文化等文化积淀进行全面盘点,遴选出哪些是具有市场前景、可供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哪些是不可以进入市场的资源,进而制订科学的开发思路和开发规划,促进文化资源潜力向文化产业竞争力转化,促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坚决避免走“盲目开发、无果而终、效益低下”的路子。结合登封实际,就是要确定好“三个三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分步实施规划:在2009年至2011年大建设阶段,完成以少林景区为核心的少林禅武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在2012年至2014年大发展阶段,完成以嵩阳书院为核心的国学文化产业园和以中岳庙、天中古街为核心的中岳道教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在2015年至2017年大繁荣阶段,完成以古阳城遗址为核心的古文明展示文化产业区、以大金镇循环产业园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加工园区和以地质公园、白沙湖为核心的自然生态休闲产业园区的建设。

科学谋划文化发展定位。准确的文化定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要件。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土壤。一个地方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潮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只有准确定位自己所在的文化土壤,找准自己的文化定位,充分把握自己的文化体系特征,张扬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形象,才能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强烈的震撼力,获得游客的认同感、归属感,将独特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登封必须抓住创建“郑州登封嵩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重大机遇,清醒判断国际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从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标杆的大战略层面进行高层次、高标准的规划,从资源评价、资源组合、资源优势战略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特色和步骤进行定位,立足嵩山人文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牢固树立“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文化”理念,全面整合、挖掘和开发嵩山地域核心文化价值,张扬天心地胆、三教荟萃、少林功夫等文化个性,彰显嵩山地域文化元素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以“天地之中·禅武之都”为主导品牌,着力打好“少林牌”、“武术牌”,构筑以少林禅武文化、嵩阳书院国学文化、中岳道教民俗文化、阳城古文明文化等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文化旅游、演艺、武术、旅游产品开发、影视、动漫、出版等七大产业集群,把嵩山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最有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具示范性的“文化产业高地”,使其成为推动登封产业调整、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孵化器。

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引擎。做大做强嵩山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培育重大文化产业集团为依托、以开发重大文化项目为核心、以完善重大文化基础设施为支撑,努力构筑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特别是2009年,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必须抓住当前国家出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机遇,着力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做文章、下工夫,力求在文化产业上有大的突破、大的跨越。加快培育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在成立登封嵩山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公司、登封少林控股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采取合作、参股、控股等方式,积极引进国际国内文化战略投资者,形成一批有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实现大集团带动大产业的发展。

构筑文化创意人才高地。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文化产业作为创意产业、形象产业、特色产业,人才更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要做大做强嵩山文化产业,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灵活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发展环境,汇聚八方人才,凝聚各界智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敞开大门“引进来”,积极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作为特聘顾问,为登封所用;鼓励企业与教育和研究机构之间,联合组建文化产业专业培训网络,加大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文化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实施特殊激励措施,允许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或高级人才以知识、产权、技术等要素入股参与文化产业经营和利润分配,从而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

创新文化产业机制环境。发展文化产业,政策是导向、机制是保障。做大做强嵩山文化产业,必须抓住登封作为全省第一批“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的难得机遇,突出创新推动力,健全完善政府部门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优秀原创产品制作机制和文化企业的运行机制,加快改革落后的文化产业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有利于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运营模式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积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创新,调整完善文化管理机构,科学界定文化行政和文化产业管理职能;积极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创新,牢固树立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理念,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城市资源和资本的对接。积极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文化企业,呵护创业热情,激发创业潜能,扶持创业行为,保护创业成果,为各类企业创造出一个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力争到2017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比较完备的文化创新体系和文化产业集群,园区内文化产业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5%,三产比重由目前的4∶71∶25达到2017年的5∶50∶45,文化产业成为登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作者为中共登封市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