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的残忍论
安慰我们的声音
看 人
一本书的记忆
影帝王莽
自由撰稿人唐伯虎
那些敬畏的汉子
SOS辉煌百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SOS辉煌百年

在无线电技术发明之前,遇难的船只只能靠升起旗帜、敲响钟声或发出浓雾信号来求救。到了十九世纪末,海上船只开始装备无线电,但当时的无线电并不具备语音通话功能,只能靠电报发明人莫尔斯编排的电码沟通。

但是,最初大部分船只在受困时使用的编码却各不相同,有些船发出“Help(救命)”信号,有些则使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求救,如此一来,公海上就乱了。“SOS”最终因其简短、准确、连续而有节奏脱颖而出。

1906年,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将莫尔斯电码“SOS”规定为国际统一的遇难呼救信号,任何地方只要危机出现,人们都会用“三短”、 “三长”和“三短”的信号呼救,即“···—— —— ——···(三个圆点、三个破折号,再加上三个圆点)”。

直到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发生,“SOS”才真正被重视并广泛使用。

1912年4月,英国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时不幸与冰山相撞。灾难发生后,人们想方设法寻求各种方式求救,发出了当时比较通用的“CQD”海难求救信号。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明确回复,附近也没有船只前来救援。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发送“SOS”求救信号,全部电文为:“SOS,SOS。快来救我们。我们撞上了冰山。方位是北纬41度46分,西经50度 14分。SOS。”

正是这一举动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尽管,当时与“泰坦尼克号”近得灯光可见的“加利福尼亚号”因报务员不值班而没有收到求救信号。但求救信号却幸运地被远在纽约的一位叫萨洛夫的人接收到。他果断地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通报了这一消息。次日黎明,距离“泰坦尼克号”很远的“卡帕蒂阿号”闻讯赶到,最终救出了710人。

“ SOS”呼救信号成为国际通用呼救信号一百年来,成功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在雪地、沙漠或其他荒山野岭受困的人群,“SOS”是特别有效的求救方式。2008年1月, 36岁的亚当带着未婚妻米切尔在美国西部的滑雪胜地滑雪时发生意外,被困雪山下,两人通过手机拨打了电话,警方开始救援行动,但是,由于林密雪白,救援飞机无法找到两人确切的位置,两人就在雪地用树枝写下大大的“SOS”,最终,一架黑鹰直升机看到标志,成功营救了两人。

在早期无线电通讯时代,各国摈弃门户之见,为了拯救生命,只要接收到“SOS”信号,就会赶去救援。

然而,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应用这一电码的无线电电报作为通讯手段和紧急呼救信号,逐渐显得落伍了。不说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的运用,单是普及的手机都大大拓宽了求救的方式。而且,“全球海上求助和安全系统”利用卫星通讯和定位,不但能迅捷明白地发出求救信号,还能同时报告遇险船只的准确位置和详细情况。

莫尔斯电码“SOS”在海事通讯中被作为国际标准一直使用到 1999年。1997年,当法国海军停止使用莫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 “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美国更是早在1993年就停止使用“SOS”作为海上求救信号。

尽管作为船只求生呼救信号的莫尔斯电码“SOS”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不管有没有莫尔斯电码,只要发出“SOS”就意味着身处困境,急需他人救援,这已成为无数人受困时首选的求援方式。它可能出现在沙滩上,用碎石砌出“SOS”字样,可能是用脚印在雪地踩出“SOS”,也可能是手电筒发出的闪光。

在21世纪的今天,面临困境的不仅仅是个人,还包括地球、气候等关系全人类的问题。于是,诸多环保团体也在使用“SOS”符号呼吁人们关爱地球,关心环境。

摘自《信息时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