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新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到“四个坚持”
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部分经济学家展望经济前景
打破“一把手”用人监督虚化瓶颈的着力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部分经济学家展望经济前景
中国未来30年可能是五环式改革 世界经济复苏呈“大锅底”型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没有终结

厉以宁 (经济学家)

当前需要推进的六大重要改革

1.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在于割裂城乡,阻塞了城市和农村的生产要素流动渠道,使农民长期无法享受发展与改革的成果。因此,必须遵循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走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之路,逐步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

2.行业垄断的消除。行业垄断的存在,根源在于行业垄断既得利益的存在。行业垄断是市场改革不彻底的反映。它造成了行业的排他性,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因此,必须消除行业垄断现象。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应当向一切有资格的民营企业开放,实现公平竞争。

3.价格管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价格管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使价格处于不合理的状态,限制了供给的增长,并造成了对定价偏低的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当前,应当参照市场供求状况,使燃料油价格、电价、粮食价格三种重要产品价格逐渐市场化。

4.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这既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所必需的,又是扩大内需所必需的。社会保障体制可以由省(市、自治区)先行,做到城乡统筹,再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统筹。城乡二元化、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措施在改革过程中将被一元化的社会保障措施所代替。

5.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不能因为发生了世界金融风暴就以为国内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过头了,该停止了。金融体制改革仍应继续进行和深化,例如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组建、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和科技银行、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组建纯粹民间资本的村镇银行、民间信贷的规范化、股权和知识产权的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等。

6.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6月8日的文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国有林场改革也在扩大试点,可以参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些做法,按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处理。

在受到世界金融风暴冲击后,我们面临的困难的确不少,因此社会上有一种所谓暂时放缓改革步伐的观点。其实,应对当前面临的困难,有治标和治本之分。治标和治本应当并举,而且治本更为重要。继续推进改革就是治本之策。一方面,要加快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以消除制度和体制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在面临某些困难的同时,有必要审时度势,采取妥善的做法,既要保增长,防止经济增长率的下滑,又要保就业,避免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改革的推进与改革的审慎是不矛盾的。改革好比一列正在前进的火车,在经过艰险路段时,可以小心驾驶,但绝不能停顿下来,否则会前功尽弃。

中国未来30年可能是五环式改革

常修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2009年经济形势和改革形势是何走向,这取决于我们对未来改革趋势的判断,也就是说,在过去改革开放30年的基础上,我们对下一个30年的基本判断。中国改革开放第二个30年面临一个问题,我们的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我认为,未来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来讲可能是一种五环式的改革。 一是经济改革,二是政治改革,三是社会改革,四是文化改革,五是生态环境制度改革。既然是五环的改革,我认为每个环里面要找准它的轴心。现在需要研究的是,这五环总的轴心是什么?我认为,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要以人作为一个轴心,即“以人为本”。现在问题在哪儿?在于中国社会分化了,利益群体分化了。而人作为轴心怎么操作?很难,因为阶层是多样的。

以人为本,说容易,做很难。这里有一个怎么样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问题。因此,我有一个看法,我们要正视“两个鸡蛋”不要碰破:第一个鸡蛋是“经济的市场化”不能破,一碰破我们的国家就要倒退;第二个鸡蛋是“社会的公正化”不能碰破,一碰破了社会就要动乱。现在的问题是要在市场化和公正化两者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可能两方面都要做一些小小的校正,要找这个平衡点,在找的过程当中,我认为搞市场化要防止权贵,搞公正化要防止民粹。

世界经济复苏呈“大锅底”型

陈兴动(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在继续走向恶化。对于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复苏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而整个世界经济复苏则要到明年以后。

在这种格局下,中国经济应该会先于世界经济复苏。主要在于中国有三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内需强劲。目前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完成这一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中国的金融体系尽管不同程度地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整体上还是处于相对稳健状态;与此同时,财政政策运用的空间大,不像欧美国家债务压力较大。三是中国的行政体制决定了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欧美国家政策的出台往往要有较长的争论时间。

在此状况下,现在各个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自救,然后是救别人;不过在自救的同时需要加强国际协调。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既不是V型、U型,也不是W型、L型,而是一个大的“锅底”型。不过,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按季度来看,可能是U型;按年度来看,2009年仍然是走低,2010年可能反弹,但是到2011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有掉下来。对于世界经济而言,不管是按季度,还是按年度,今年经济整体上都处于底部,不过明年有可能好一些。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没有终结

陈耀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就目前的观察,无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国际经济状况仍不乐观,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还在不断出现银行倒闭、企业大量裁员现象,尽管新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得到批准,但其实施后的成效如何受到广泛质疑。可以认为,这种危机由美国向欧洲、亚洲新兴工业国的蔓延还没有终结。

我国出口企业比重最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受欧美市场萎缩影响最重,继续面临着两大压力,即企业生存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保持相对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两湾”地区(渤海湾、北部湾)开发建设热潮不减,随着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和出口企业市场多元化策略的实施,预计今年下半年最迟到第四季度,我国经济有望超前于欧盟、美国和东亚国家进入复苏期。

至于中国经济复苏过程,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从此“一路高歌”,即所谓V型或U型,而更多地倾向于W型。主要基于三点原因,一是美国危机何时见底尚难判断,是否还有“第二个冲击波”仍待观察;二是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的扩大要伴随人们收入预期提高而实现,短期的刺激,如发消费券、家电下乡等只会产生短暂效果;三是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条件和时间,对传统发展模式的依赖还要延续。

如果把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看做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那么它的复苏决不会一朝一夕就到来,其过程应该比较接近L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