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启示
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四德工程”建设的思路与意义
用科学发展观
指导市政执法工作
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进程的着力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路志欣

目前 ,我国网民年龄结构正朝年轻化、低龄化方向发展。据统计,我国内地网民人数达到1.44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2.5%;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近17小时,青少年网民上网时间更多于其他网民。互联网对他们的价值观念、文化情趣、综合素养、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营造文明和谐网络环境、培育共建共享精神家园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青少年上网缘何成社会性问题

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户”,以便捷、高效的方式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平台。在网络里,青少年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为青少年获得各种知识提供了新的渠道。但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潜伏的隐患在蔓延, “网瘾”已成为中国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上网成瘾。

二、导致问题产生的几个重要原因

在电脑普及、网络诱人的时代,进网吧成了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闲暇时间最多的去处。网络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诱惑着青少年不断地迷恋它。青少年上网动机各异,真正以学习为目的而上网的学生数量却少之又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有的青少年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影响了学习和身体健康。

一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的能力相对薄弱,容易遭受“网络垃圾”侵害,网络中到处充斥着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一些不良信息,一旦过分沉迷于网络很容易形成网瘾。二是利益驱使网吧经营业户违规经营,一些业主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利用青少年好奇心理,专搞不正当竞争,违法违规经营,传播有害信息,提供不良服务,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荒废了学业,甚至诱发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对网络的监管不够规范有序。公安、文化和工商在网吧的管理上、防范措施和监管制度上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四是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健康网络阵地尚未占主导地位。目前开设的青少年专门网站,由于经费、人员、技术和体制的限制,其内容、形式等方面还与青少年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加之宣传和引导不够,尚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

三、如何规范青少年上网行为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家庭、社会是构成多元化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任何一个支点的软弱和失败将导致整个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坍塌。

一是家长要注意引导和监督孩子上网。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就算要逃也是无处可逃。家长可以与孩子约法三章,允许他上网,但必须遵守一些规定。限制上网时间;家长还应经常检查孩子上网的内容,如发现孩子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引导。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有成就感。

二是学校应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文明教育。虚拟的网络游戏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那么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为什么不能创造出这样让孩子感兴趣的教育环境?除了上网玩游戏,孩子们也很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参与其他一些有益的课余项目。比如,组织各种比赛(如体育、绘画、歌唱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交往,成立各种社团,如文学社、志愿者服务协会等,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专长,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内容;开展一些网络方面的竞赛,如网页制作竞赛等,为青少年文明上网提供良好场所。

三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培育共建共享精神家园。针对青少年痴迷网络的问题,应设立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开,建立网吧业主例会制度,利用每月一次的例会时间对网吧业主进行培训教育,认真学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以未成年人痴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淫秽色情内容毒害青少年致其犯罪、连续长时间上网不吃不睡致人猝死等血淋淋的实例,进行警示教育。建立日常检查制度,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文明执法,采取定时不定点、定点不定人、定人不定时的监督检查方式,对违规经营者依法惩处,检查情况定期向业主通报,并进行评比,奖罚分明。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等多方人士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对网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开展文化、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综合整治工作,净化网络环境,共建共享精神家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与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青少年营造文明和谐网络环境、培育共建共享精神家园,净化网吧环境,优化网络资源,为我们的青少年提供丰富健康益智的网络空间。(作者单位:中牟县文化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