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麻雀不要哭
乡村教师
童 话
爱到毁灭
胡适考证蒲松龄
故国之思
唐朝住房公积金
历史之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唐朝住房公积金

过去耕田一般用牛,个别农户家底薄,没有牛,只得靠人力。人力耕田效率低,劳动量大,所以在古代中国,一些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买上一头牛,就像现在一些市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买上一部车一样。唐宣宗时代的永州就有这么一些农民,他们都没牛,都想买上牛,手头的钱又都不够,很着急。

某一年,一位叫韦宙的人到永州做官,知道了这些农民的困难。他拍了拍脑袋,对这帮农民说:

假设你们只有四个人,分别叫小明、小亮、小强、小胖。四个人各有三千元,而买一头牛需要六千元,所以每个人都有三千元的资金缺口。你们不如互相合作,轮流给其中一人凑钱。

第一年,让小亮、小强、小胖分别掏给小明一千元;第二年,再让小明、小强、小胖分别掏给小亮一千元;第三年,小明、小亮、小胖分别掏给小强一千元;第四年,小明、小亮和小强最后各掏一千元给小胖。

算一算账,四个人分别借出了三千元,也分别拿到了三千元,同时每个人又都凑够了买牛的钱,而且无需转借,无需贷款。

那些农民听完韦宙的话,觉得这主意挺好,于是联合起来,或四五家一组,或七八家一组,像韦宙建议的那样,每一组的人轮流给组内成员凑钱。很快,永州农民每家每户都有了一头牛。

聪明的朋友会发现,韦宙的方案并不完美——大家拿出的钱数都一样,得到的钱数也一样,可是最先拿到钱的人要比最迟拿到钱的人提前好几年告别人力耕田。另外,谁拿钱越晚,谁面临的风险也越大:万一前面那几位买上牛之后,抹抹嘴不认账,拒绝给后面的人掏钱,那后面的人可就冤到姥姥家了。

同样还是唐宣宗时代,敦煌人要比永州人聪明一些。当时敦煌也有好多穷人,他们买不起地,盖不起房,也像永州的农民那样彼此结社,社中成员轮流凑钱。但是他们约定先拿到钱的人必须给后拿到钱的人支付利息,谁拿到钱的次序越靠后,谁拿到的利息也越多。这就公平多了。

套用金融界的说法,永州人结社买牛走的是互助借贷的路子,敦煌人结社买房走的则是住房公积金的路子。众所周知,现在的住房公积金其实就是大伙轮流凑钱,然后轮流买房子,其中由申贷次序所引起的不公和风险正是靠利息来抵消的,一如当年的敦煌。

区别有二。当年敦煌人结社,社中人彼此熟悉,而我们参加住房公积金计划,绝大多数参与者彼此不熟悉。另外,当年敦煌人轮流凑钱,那钱不能升值,而现在的住房公积金很少有放着不动的。

摘自《华商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