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美元关口的非理性亢奋
本报记者 马晓鹏
1000美元看来绝非是尽头,甚至可能是起点。
我市的职业黄金炒家李新最近把手上的单子全部平仓,面对疯狂的黄金价格走势,他选择了“离场观望”。
自今年4月份以来的国际金价大涨,显得十分诡异,从850美元/盎司左右持续拉升,此前已接近于1000美元关口。
李新认为,在没有得到全球经济明显恶化基本面的支撑上,这种上涨实则缺乏真正动力。
在近期的各大财经媒体,记者看到了不少投资机构将本轮上涨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建立起联系,金价将上1500美元、2000美元的言论更是不绝于耳。
“事实上,我们不排除未来通胀的风险,但要看到,如果经济好转势在必行,那么黄金的未来保值功能就势必降低。当前的情形是,一些机构正在夸大黄金的抗通胀价值,这是对投资者、甚至一些国家机构的误导。”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翔对后市的行情很是关注。
投资者近期对黄金储备的持续增持,很有可能也是受到这种言论的影响。
国联期货郑州营业部总经理张颖分析,目前央行增加黄金储备主要是出于保值的考虑,欧美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通胀抬头,在此背景下,持有黄金显然比持有外汇划算。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看到,中国的黄金储备在今年4月底增至3389万盎司,较此前大增了1460万盎司。而2002年12月以来,中国黄金储备一直停留在1929万盎司的水平,这是6年多来的首度增持。
增持本身并没有错,但现在的增持策略时间的节点选择是否合适值得分析。
“当前这种受到诱导的思路,导致众多机构在相对较高的成本上,平均价可能在900美元上下大量购入黄金,这种高价位实则已经降低了保值的功能。”张翔认为风险已经来临。
郑州市目前多家金店,千足金每克都在270元左右,前来购买的客户仍络绎不绝。
风险离我们并不遥远。投资者需警惕被夸大通胀的种种诱导,平稳、渐进、策略性地增加国内的黄金储备。当前这种在高位时的大幅增持,当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