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解决选拔干部中不正之风的着力点
建设法治郑州的途径和措施
开展“四会一课”廉政教育 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解决选拔干部中不正之风的着力点

马炳林

党中央对治理干部推荐中拉票行为的鲜明态度,彰显了端正用人导向的坚强决心。然而少数干部为了达到提拔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跑上级领导,游说联络,请客送礼,通过拉“关系票”、“人情票”、“交易票”、“服从票”等,进行非组织活动,带坏了干部队伍风气,降低了选人用人公信度,损害了党的执政形象,危害极大。产生拉票现象,归根结底,主要是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加上推荐人责任心不强、简单地以票取人、推荐方法不够科学、竞争机制引入不力、对“拉票”惩治力度不到位等原因,助长了拉票不正之风的蔓延。如何刹住拉票歪风,堵住拉票漏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

一、加强教育,提高干部素质是防止和克服拉票行为的前提。治理拉票行为,坚持教育在先,重在防范、防纠并举。拉票行为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作风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拉票者通过加强自我修养来加以解决。防止和克服拉票行为,还必须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道德约束机制,来破除“官本位”思想,促使那些跑官要官者把心思用在勤学善思上,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推进发展,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上,自觉抵制拉票这种可耻行为,使广大干部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个人政治进步。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利,排除在选拔任用中的人情关系,充分认识拉票等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危害性,自觉杜绝拉票,在干部推荐中,公道正派地投出自己神圣一票,营造风清气正的民主推荐环境。

二、民主公开,创新推荐形式是防止和克服拉票行为的基础。推荐程序要推行公开推荐,变封闭操作为阳光运行。将空缺职位、推荐原则、人选产生条件和范围提前面向社会公开,使其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建立推荐结果公开制度,把选人用人的政策标准和选人用人的程序方法交给群众,把推荐结果适度反馈给群众,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推荐形式上,要打破单一依据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的局限,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积极探索推行差额推荐、二次推荐、定期推荐、实名推荐等复合式的民主推荐方式。如建立个人自荐、群众推荐、领导班子推荐、组织部门推荐、考察组推荐相结合的推荐办法,力求对干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推荐范围上,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推荐范围,尽可能地创造让知情人参与干部推荐的机会。根据领导岗位的实际,合理安排老同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等参与民主推荐,提高民主推荐的科学性。逐步建立实名推荐干部制度,推荐干部必须采用书面署名形式介绍被推荐人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说明推荐理由和任职岗位建议。

三、综合评价,完善考评机制是防止和克服拉票行为的根本。综合考核是避免“一次考察定终身”的有力措施,综合考核通过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科学制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把干部作风、工作实绩、中心工作、分管工作等指标列为考核内容,通过经常性考察、阶段性考察、重大事件跟踪考察、年度考察与任前考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到干部工作的一线,深入到干部的服务圈中,深入到具体的项目和环境中,了解干部是否得到多数群众拥护,防止和克服干部考察的失真失实。通过建立一套涵盖干部政绩、奖惩、特长等情况的干部考察考核信息库,对工作实绩通过新闻媒体或网络定期进行公示,为民主推荐提供基础依据,相互对照,辩证分析,然后确定考察人选。通过以上措施,使干部群众看到要想得到提拔重用,只有靠自己的平时过硬的工作成绩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来竞争,从源头上打消干部靠拉选票进步的侥幸心理,从而确保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四、竞争择优,加大竞争选拔是防止和克服拉票行为的关键。积极探索公平竞争的有效形式,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加快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干部方式,进一步扩大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度,明确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方式方法和操作规范,通过设计一些公平有序的“比武擂台”,让具备任职资格条件的同志在规范有序的条件下展示自己,让参加民主推荐的同志真正了解这些干部,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变暗处的无规则拉票为公开的有序竞争,从根本上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发生,形成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

五、储备人才,选拔后备干部是防止和克服拉票行为的保障。《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组织部门应通过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建立一支能担当重任、经得住各种考验的后备干部人才库,为选人用人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实行非后备干部不予提拔制度、后备干部选拔制度、后备干部理论水平资格考试制度、后备干部考核制度、后备干部动态调整管理制度等办法,使干部选拔任用的关口前移,把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个关口,能够有效激发广大干部的工作动力和激情,使拉票者无计可施,能够有效制止拉票活动。

六、严厉惩处、健全预防机制是防止和克服拉票行为的保证。建立健全推荐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明确干部推荐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追究方式,明确组织、纪检等部门在查处群众举报“拉票”案件中的职责,用制度来规范选人用人行为。通过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营造对拉票问题盯得紧、抓得实、查得严的监督氛围,对在推荐中得票异常、与平时所掌握情况有出入的干部,马上调查分析原因,对查明存在“拉票”事实的要坚决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绝不让拉票者得逞。对涉及参与、帮助他人拉票的,同样属于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比照拉票行为给予相应处理,并记录在案,作为今后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作者为荥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