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招兵买马寄厚望
海归洋将成主角
奥贝因伤缺阵豫穗之战
图片新闻
足协开出重磅罚单
“不知用什么言语表达自己心情”
七分钟终结半世纪尴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张琳泪洒赛场:
“不知用什么言语表达自己心情”
张琳在结束比赛后庆祝。新华社发

29日张琳率先触壁之后振臂高呼时脸上写满喜悦,但在接受采访时却再也抑制不住眼泪。作为中国男泳的首个世界冠军(不包括短池),他说:“中国男子等了多少年了。”

张琳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夺冠并改写了另外一项历史,他也是自1959年“蛙王”穆祥雄之后首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男泳选手。刚出水时张琳还保持镇定,但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22岁小伙子的热泪止不住地滚滚而下。他说:“其实我也一直想保持冷静,但是没办法,真的太激动了。当时我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领奖后走到混合区的时候,张琳已恢复了常态,但说起话来仍然有些“颠三倒四”。创造了两项历史,他是什么心情?张琳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实现了中国男子在世界舞台上的一个突破吧。世界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不能太多抱怨自己,我也不知道……”他说不下去了,仿佛在努力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过了一会他才说:“中国男子等了多少年了。”中国男泳自1982年首次参加世锦赛以来终于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再次开口的时候,张琳感谢了很多人,他说:“真的感谢这么多年来一直鼓励支持我的人,感谢从小的教练,现在的教练,感谢每个帮助过我的人,感谢我的家庭……”有人打趣了一句:“这么多人?”张琳说:“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该感谢谁了。我太激动了,我知道我在说车轱辘话,但我真的感谢他们。太多了,太多了……”

北京奥运会上张琳拿到了400米自由泳的银牌,这次是金牌。他说:“无论哪个我都很喜欢,这意味着中国男子终于能在世界大赛上站到最高领奖台了。这种大型比赛每次站到领奖台上都是我们的突破,都是我们骄傲的时刻。”

张琳记忆中自己只哭过两次。他说:“奥运会完了也哭了,当时有很多感触,现在也是。不一样的是,奥运会有喜有悲,应该说两方面都掺杂一些,今天哭,因为太激动了。”张琳在奥运会参加的另一个项目1500米自由泳成绩一般,名列第七。

新华社罗马7月29日专电

张 琳

籍贯:北京

生日:1987年1月6日

身高:1.89米

体重:77公斤

运动经历:

1994年在北京市海淀业余体校训练,1999年在北京市二队接受游泳训练,2000年9月进入北京队,2002年入选国家队。

张琳在北京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夺得银牌,这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首次夺得奖牌。

2009年罗马世锦赛,张琳以7分32秒12获得男子8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中国男子选手第一次获得世锦赛金牌。之前的男子400米自由泳,张琳获得铜牌。

张琳成功背后的“琳之队”

一个月前,张琳还在澳大利亚进行“魔鬼训练”,一次在训练后和队友嬉戏时,摆出了一个大力士庆祝胜利的夸张造型,表情十分生动。

7月29日,这个原本文静沉默的北京小伙子,终于在罗马游泳世锦赛上摆出了酝酿已久的胜利造型——双手朝天,高举食指,大声喊出“我是第一”!

当张琳以7分32秒12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问鼎男子800米自由泳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在世锦赛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后,在欧美人统治的国际泳坛中,中国人能够获得世界冠军,意义非凡。向来稳重的他激动得泣不成声,为了这一天,中国游泳人期待了将近半个世纪。

张琳只来得及感谢带他多年的教练陈映红以及在澳大利亚训练时的恩师丹尼斯,相信等他情绪平息之后,他会发表一长串的致谢感言,因为在这两个人的背后,还有很多人,一个团队为张琳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今年4月初,浙江绍兴全国游泳冠军赛期间,热身池旁边的北京队休息区内,总是有好几个人众星捧月般的围绕着张琳。陈映红说:“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带张琳,我们有一整个团队。”

如今,张琳赢得了世锦赛冠军,让我们来看看“琳之队”的组成人员吧。

首先是陈映红,张琳的主管教练,训练张琳已经有10年之久。为张琳插上腾飞“翅膀”的是澳大利亚教练丹尼斯,他是前世界中长距离自由泳之王哈克特的恩师。正是按照当年培养哈克特的训练计划,张琳找到了通往成功的信心和方法。张琳三次赴澳大利亚训练,从世界前8名的水平,到北京奥运会的400米自由泳亚军,再到罗马世锦赛的金牌。这二人确实功劳最大。

而在国家队中,上至游泳中心领导、国家队总教练,再具体到科研人员和医生,都为张琳做了许多幕后工作。张琳此前每次去澳大利亚训练,都由中心副主任尚修堂、科研组长陆一帆博士以及总教练先期考察、联系、沟通,他们在张琳日常训练时也是频繁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遥控指挥。

而每天陪在张琳身边的有体能教练闫琪,科研人员周晓东,他们来自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简称北京体科所)。闫琪是北体大研究生,拥有美国体能训练师资格。来自北京游泳队的康复师鲁建东是团队中体力消耗最大的人,他要为张琳按摩、拉伸韧带。其实,他有不少功夫是“偷学”阶段性聘请来的康复师莫建邦,莫建邦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是体能康复专家陈方灿团队中的一员。

陈映红说:“很多人对运动员的体能康复不是很了解,其实,除了水上训练需要我们教练,陆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有专家才行。就像国外职业篮球、足球运动员一样,游泳近两年来开始重视这些,希望我们启动得还不算太晚。”

此外还有为张琳团队提供后勤保障的“管家”刘洵岚,她是北京游泳队领队,张琳前段在澳大利亚训练三个月,她是全职司机、厨师、科研,兼摄影摄像。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赵戈也一直关注着张琳的成长,经常从专业角度为他分析各种数据和技术。

陈映红说:“我们不提倡‘琳之队’的叫法,因为他的成功有太多人的付出和努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希望中国游泳更好,能够在国际泳坛上占有重要位置。”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专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