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墨 斗
斗 艳
《夜店》导演获瑞士基金资助
近百留学生争当“汉语之星”
《建国大业》《风声》
引领“十一”国庆档
网络文学出版 上海约占九成
刘镇伟:《机器侠》很“中国”
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结果揭晓
首届亚欧文化艺术节
将在京举行
图片新闻
10万余种图书
荟萃上海书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墨 斗
斗 艳

墨 斗

斗 艳

提起墨斗,不少市民也许会很陌生。但在咱郑州,就有人收藏2000多个形状各异的墨斗,不禁让人啧啧称奇。

据收藏者乔崇宏介绍,他的祖辈曾做过木匠,家里本身就有一些墨斗传到他手中。从20多岁爱上墨斗开始,他就在全国各地淘墨斗,10年间,他已收藏有大约2000件墨斗藏品,时间最早的是宋代的铜墨斗,最晚的墨斗是现代用塑料制成的。记者看到,在乔崇宏收藏的墨斗中,有鱼形状的、鸟形状的、云纹形状的、宗教纹饰的,几乎所有的世俗题材,都能在墨斗身上找到。

乔崇宏告诉记者,墨斗是用来在木头上画直线的木工工具,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由于没有雇主各种要求的限制,又没有家具制作中的诸多规矩,它一般是木匠自己制作并使用,因此,墨斗可能是木匠所有工具中最富有艺术审美性的一种。

墨斗的纹饰也能反映时代特征:譬如一只“文革”时期的墨斗,墨斗上就雕刻有“为人民服务”字样,而清代的墨斗中,有一批都制成“三寸金莲”的样子。此外,墨斗的材质也千差万别,一般都选择不容易变形和开裂的松木或柏木,但也有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制成的,还有的是用漂亮的石头或是牛角等原料制成,极具观赏价值。

本报记者 郑 磊 实习生 汪海龙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