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跑道· 黑跑道·红跑道
宋新勇
前几天,我有事前往郑州八中,找一位在学校上班的中学同学,途经八中操场,顿觉眼前一亮,椭圆形的橘红色跑道,像一条耀眼的飘带,伸展在校园内。跑道里面的操场上,还有几个篮球架,同学们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跑道上跑步。练长跑的十几位同学,都穿着蓝色运动衫、白裤头,在橘红色跑道的映衬下,显得非常有精神,非常潇洒。近10年未到八中了,校园变化之大,操场变化之大,是我上学时做梦也想不到的。
郑州八中是我的母校,它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北部,八中的南边是省工会、省委等单位,北边有实验幼儿园和纬五路第一小学等学校。
上世纪70年代初,刚进八中上学时,记得我所读书的教室在北楼东边一层,教学楼灰灰的、旧旧的,教室暗暗的。夏天上课还挺舒适,冬天就不行了,天冷得握不住笔,为了抵御严寒,学校叫同学们上完两节课后,到操场上跑步,只不过那时操场上的跑道不敢恭维,是很差的黄土跑道,凸凹不平,还有小石子,不小心踩住石头,硌得脚掌疼。这黄土跑道,哪怕碰上三级风,就扬起灰尘;雨天踩跑道,鞋子立马粘泥巴。所以,下雨天,体育课就在室内上。
第二年,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看到这跑道实在糟糕,于是将它改造成煤渣跑道。煤渣怎么解决?这好说,学校食堂一日三餐后,烧过煤后掏出的炉渣已经成为煤渣山,堆在食堂门口既不卫生,又不好看。现在将之运到跑道上,岂不是变废为宝?说干就干,有的班往架子车上装煤渣,有的班搞运输,有的班在跑道上拉石磙,把跑道压平、压实。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劳动,煤渣跑道终于代替了黄土跑道。两三个性子急的男生,立马在新跑道上练起了加速跑。
记得1973年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老师号召有体育特长的同学积极报名,赛出好成绩,为班集体争光,我参加了400米比赛,在这自己铺设的煤渣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别好,我竭尽全力,战胜众多强手,取得第二名。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女儿小学毕业后分进八中。当我第一天送孩子上学时,母校旧教学楼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漂亮的新教学楼。进入21世纪,八中又把煤渣跑道更换为塑胶跑道。笔者作为一名业余长跑运动员,知道在塑胶跑道上跑步,还有一个好处是,富有弹性,不伤膝关节。
如今,我站在母校塑胶跑道旁边,看着操场上各种体育设施,回想我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心中充满自豪感:新中国60年沧桑,一甲子春华秋实。中国人民不仅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在体育健身设施等方面也有了快速发展,莘莘学子、芸芸百姓知道去运动场所锻炼身体了,越来越多的同胞变成了体育健身的多面手,未来的全国冠军乃至世界冠军有可能会从这漂亮的塑胶跑道上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