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金融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基金转换三大窍门
泰康人寿获
招商证券论坛举行
重阳节将至
工商银行:超短期“灵通快线”理财产品热销
买理财产品
先要读懂“细节”
信贷类理财产品卷土重来
逆向思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信贷类理财产品卷土重来
预期收益率全线上涨投资仍然存在风险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 震

“将票据资产转到资产理财产品,或是通过贷款让信贷资产进入理财的资金池,似乎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近期发放贷款的核心策略。”业内人士表示,一旦银行的信贷规模得到控制,那么越来越多的银行将会选择通过信贷类理财产品来放贷。9月份以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受到青睐,这类产品也成了银行主推的理财产品。

信贷类理财品激增

在发行数量方面,据普益财富最新公布的9月银行理财统计报告,9月国内共有26家银行发行345款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较上月的212款大幅增加62.74%,其中人民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335款。在资金募集方面看,当月仅公开募集金额的118款产品,募集总量即高达600亿元,其中,招商银行、中信银和光大银行当月共发行了同类产品204款,几乎占到本月发行总数的60%。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发行的人民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仅有102款理财产品用于新发贷款,193款理财产品全部用于投资银行的存量信贷资产,较今年8月大幅增加110款,增幅超过130%。

这也意味着当前银行有相当紧迫的转让信贷资产需求。

“银行通过信托平台将自己已发放的贷款打包出售,目的是较迅速地回收本金。”某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操作实质是将原本的负债业务转化成中间业务,但必然以牺牲可观的利息收入为代价,从而换取相对较小的管理费等收入。

招商银行郑州分行理财师王军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监管部门对银行新增信贷加强控制,银行放贷冲动受到抑制,但由于市场资金需求仍然旺盛,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会不断上升。

预期收益率全线上涨

“以前一般只给3%左右,现在可以给到5%。”赵女士在银行咨询理财产品时欣喜地发现,与今年初的“吝啬”相比,时下银行好像突然大方了起来,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度提高了。

市内某银行柜台上,摆放着一款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宣传材料,上面宣称“预期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5%”,这款产品的投资期限为1年;而该行在今年一季度推出的一年期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当时给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仅在3%左右。市内某银行人士称,投资者年初买这类理财产品,可能最高预期收益率也就3.5%,现在一般都可以达到5%了。

时下存款利率并没有上涨,银行为何主动调高预期收益率呢?市内银行人士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受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微调影响,各银行都在通过这种方式置换存量贷款,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好用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

“现在银行力推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与其置换存量贷款的功能密切相关。”市内某银行人士称,今年下半年以来,各家银行都收紧了信贷规模,调整信贷结构的方向已经十分明确,由于信贷总量受到了限制,转让信贷资产以腾出贷款规模,然后进行再次放贷,成了银行的主要选择。

业内人士预测,在各银行上半年信贷增长过猛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的流动性可能都受到了影响,用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来置换贷款的做法,接下来或许会愈演愈烈,其预期收益率也可能还会有所提高。

投资仍然存在风险

“银行借助信托平台将已发放的贷款打包出售,可以较迅速地回收资本金。”针对信贷类理财产品缘何在近期受到银行热捧的原因,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银行业在上半年演绎了信贷井喷这场大戏后,目前面临着内部资本充足率束缚和外部信贷规模约束条件增多的困境。

该负责人分析说,商业银行在着手调整信贷结构的同时,加速信贷资产部分转让业务也成为目前银行工作的重点,而转向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就是其中的一个手段,“通过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将逐渐加大,增加这类理财产品发行量的趋势近期也会持续保持。”

“虽然银行发放出去的贷款一般都赚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光大银行理财师肖方称,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大致会面临三大风险。

首先,政策风险。若遇到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许影响到投资和兑付等工作正常进行,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本金和收益减少甚至损失;其次,信用风险。一旦出现信用违约情况,投资者将面临投资本金和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第三,提前终止风险。如果信贷融资项目用款人提前全部或部分还款,以及发生银行认为需要提前终止理财产品的情况,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投资者可能面临不能按预期期限取得预期收益的风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